課程資料
4153 現代詩創作
|
開課學期:1141
|
開課班級:
中文系 3B
|
授課教師:何金蘭
|
選修
|
學期課
|
學分數:2.0
|
大典 0310 星期一 09:10-11:00
|
4153 CREATION OF MODERN POETRY
|
2025 Fall
|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3B
|
Professor:HO, JIN-LAN
|
Elective
|
Semester
|
Credits:
2.0
|
Da Dian 0310 Monday 09:10-11:00
|
發展願景
傳揚中華文化,促進跨領域創新,與時精進,邁向國際
It is our objective to promote Chinese culture, enhance cross-disciplinary innovation, seek constant advancement, and embrace global community.
辦學宗旨
秉承質樸堅毅校訓,承東西之道統,集中外之精華,研究高深學術, 培養專業人才,服務社會,致力中華文化之發揚, 促進國家發展.
Based on our motto—“Temperament, Simplicity, Strength, and Tenacity,” “inheriting the merits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 and “absorbing the essence of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s,” we make it our mission to pursue advanced research, develop professional talents, serve the society, promote Chinese culture and support national development.
校教育目標
校基本素養
校核心能力
院教育目標
兼通中西,並知新舊的文、史、哲專業人才
發揚中華文化,創造現代中國新文化
養成寬大胸襟與世界觀的現代文化人
院核心能力
典籍的解讀能力
文字的表達能力
是非的判斷能力
歷史的應用能力
系核心能力
古典文學與現代文學基本素養兼具的能力
創作、批評與研究現代文學作品的能力
培養中文教學與表達溝通的能力
古典、現代文學與當代教育關懷貫通的能力
文學、美學素養融入社會文化活動的能力
整合現代文學與數位科技的能力
強化文學創作及田野調查的能力
結合文藝創作、展演與編輯的能力
課程目標
詩創作教學如何可能?
近三十年前的草山,阿翁領學生精讀文本、點化頑石,開啟創作的契機。從《世紀末》、《圖騰》、《瘟疫》、《磨坊》到《自閉兒》,同仁刊物裡,新一代的創作者發現彼此,在紙上展演他們最初的嘗試。華岡詩社成為固定的共讀場域、發表沙龍,詩在如此環境裡長了出來。建立在過往實作經驗上,本課程以課堂共讀、創作練習、作品討論與刊物編輯四種實務課程組合而成,零敲碎打、步步推進、交互激蕩,復興文藝組的創作學風,摸索未來世代的詩行動可能性。
課程能力
古典文學與現代文學基本素養兼具的能力 (比重 5%)
創作、批評與研究現代文學作品的能力 (比重 10%)
培養中文教學與表達溝通的能力 (比重 20%)
古典、現代文學與當代教育關懷貫通的能力 (比重 10%)
文學、美學素養融入社會文化活動的能力 (比重 10%)
整合現代文學與數位科技的能力 (比重 5%)
強化文學創作及田野調查的能力 (比重 10%)
結合文藝創作、展演與編輯的能力 (比重 30%)
課程概述
詩創作教學如何可能?
近三十年前的草山,阿翁領學生精讀文本、點化頑石,開啟創作的契機。從《世紀末》、《圖騰》、《瘟疫》、《磨坊》到《自閉兒》,同仁刊物裡,新一代的創作者發現彼此,在紙上展演他們最初的嘗試。華岡詩社成為固定的共讀場域、發表沙龍,詩在如此環境裡長了出來。建立在過往實作經驗上,本課程以課堂共讀、創作練習、作品討論與刊物編輯四種實務課程組合而成,零敲碎打、步步推進、交互激蕩,復興文藝組的創作學風,摸索未來世代的詩行動可能性。
輔導時間
教師聯絡資訊
Email:hjl12@ulive.pccu.edu.tw
分機:
課程進度
暫無任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