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大學教師教學大綱

課程資料

4153 現代詩創作 開課學期:1122
開課班級: 文藝組 3
授課教師:黃同弘 選修 學期課 學分數:2.0 義 0506 星期一 10:10-12:00
4153 CREATION OF MODERN POETRY 2024 Spri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3
Professor:HUANG, TUNG-HUNG Elective Semester Credits: 2.0 Da Yi 0506 Monday 10:10-12:00

發展願景

傳揚中華文化,促進跨領域創新,與時精進,邁向國際
It is our objective to promote Chinese culture, enhance cross-disciplinary innovation, seek constant advancement, and embrace global community.

辦學宗旨

秉承質樸堅毅校訓,承東西之道統,集中外之精華,研究高深學術, 培養專業人才,服務社會,致力中華文化之發揚, 促進國家發展.
Based on our motto—“Temperament, Simplicity, Strength, and Tenacity,” “inheriting the merits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 and “absorbing the essence of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s,” we make it our mission to pursue advanced research, develop professional talents, serve the society, promote Chinese culture and support national development.

校教育目標
校基本素養
校核心能力

院教育目標

兼通中西,並知新舊的文、史、哲專業人才
發揚中華文化,創造現代中國新文化
養成寬大胸襟與世界觀的現代文化人

院核心能力

典籍的解讀能力
文字的表達能力
是非的判斷能力
正確的史觀

系教育目標

培養文學研究及文藝創作的人才
培養優質的中等學校國文師資
培養現代文學與文化創意能力兼具的人才
培養文學寫作及運用的人才

系核心能力

古典文學與現代文學基本素養兼具的能力
創作、批評與研究現代文學作品的能力
培養中文教學與表達溝通的能力
古典、現代文學與當代教育關懷貫通的能力
文學、美學素養融入社會文化活動的能力
整合現代文學與數位科技的能力
強化文學創作及田野調查的能力
結合文藝創作、展演與編輯的能力

課程目標

詩創作教學如何可能? 近三十年前的草山,阿翁領學生精讀文本、點化頑石,開啟創作的契機。從《世紀末》、《圖騰》、《瘟疫》、《磨坊》到《自閉兒》,同仁刊物裡,新一代的創作者發現彼此,在紙上展演他們最初的嘗試。華岡詩社成為固定的共讀場域、發表沙龍,詩在如此環境裡長了出來。建立在過往實作經驗上,本課程以課堂共讀、創作練習、作品討論與刊物編輯四種實務課程組合而成,零敲碎打、步步推進、交互激蕩,復興文藝組的創作學風,摸索未來世代的詩行動可能性。

課程能力

古典文學與現代文學基本素養兼具的能力 (比重 5%)
創作、批評與研究現代文學作品的能力 (比重 10%)
培養中文教學與表達溝通的能力 (比重 20%)
古典、現代文學與當代教育關懷貫通的能力 (比重 10%)
文學、美學素養融入社會文化活動的能力 (比重 10%)
整合現代文學與數位科技的能力 (比重 5%)
強化文學創作及田野調查的能力 (比重 10%)
結合文藝創作、展演與編輯的能力 (比重 30%)

課程概述

詩創作教學如何可能? 近三十年前的草山,阿翁領學生精讀文本、點化頑石,開啟創作的契機。從《世紀末》、《圖騰》、《瘟疫》、《磨坊》到《自閉兒》,同仁刊物裡,新一代的創作者發現彼此,在紙上展演他們最初的嘗試。華岡詩社成為固定的共讀場域、發表沙龍,詩在如此環境裡長了出來。建立在過往實作經驗上,本課程以課堂共讀、創作練習、作品討論與刊物編輯四種實務課程組合而成,零敲碎打、步步推進、交互激蕩,復興文藝組的創作學風,摸索未來世代的詩行動可能性。

授課內容

詩創作教學如何可能?三十年前的草山,阿翁領青年細讀文本、點化頑石,開啟創作的契機。世紀末、圖騰、瘟疫、磨坊與自閉兒,同仁刊物中,創作者發現彼此,於紙上展演最初的嘗試。華岡詩社成為共讀與發表的場域,有風有雨有土,詩就在地裡長了出來。建立在過往實作經驗上,本課程以課堂共讀、創作練習、作品討論與刊物編輯四種實務課程組合而成,零敲碎打、步步推進、交互激盪,復興文藝組創作學風,摸索未來世代詩行動可能。 
 
Modern poetry, creative writing.

授課方式

首節為課程簡介與創作論探討,其次藉由期初繳交作品認識修課同學。設計七週詩歌共同閱讀與課堂創作練習,另於學期中後段規劃田野走讀及編輯練習。以兩週時間討論學期後段繳交作品。兩週時間為刊物發表與討論。第十八週結業式。
繳交篇數、格式與時點於首節課堂說明,逾時或格式不符者不收,欲選修者第一堂務必到課。
Reading, Report, writing, discuss.

評量方式

課程能力
/評量方式
古典文學與現代文學基本素養兼具的能力 (比重 5%)創作、批評與研究現代文學作品的能力 (比重 10%)培養中文教學與表達溝通的能力 (比重 20%)古典、現代文學與當代教育關懷貫通的能力 (比重 10%)文學、美學素養融入社會文化活動的能力 (比重 10%)整合現代文學與數位科技的能力 (比重 5%)強化文學創作及田野調查的能力 (比重 10%)結合文藝創作、展演與編輯的能力 (比重 30%)
作業%%%%%%%%%
期中測驗評量%%%%%%%%%
課堂參與%%%%%%%%%
期末報告%%%%%%%%%

上課用書

(師生應遵守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共讀文本於第二週經課堂討論決定,七本詩集皆列上課用書。
The designated poetry collections will be discussed and decided in the classroom on 26 February.

參考書目

(師生應遵守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博拉紐著,楊向榮、非爾譯,《狂野追尋》,台北:遠流出版事業,2012年。
布羅斯基著,黃燦然譯,《小於一》,台北:麥田出版,2020年。
Joseph Brodsky,Less Than One: Selected Essays,Farrar, Straus and Giroux,1987
瑪戈.法契斯.尼爾、莎莉.阿特金斯著,丁凡譯,《喚醒心中的詩:表達性藝術的詩歌創作、療癒與復原力》,台北:心靈工坊,2023年。
Margo Fuchs Knill and Sally Atkins (Author),Poetry in Expressive Arts: Supporting Resilience through Poetic Writing,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2020

課程需求

要報告

課堂共讀。
要考試
隨堂習作。
要分組討論
課堂共讀。
其他需求
刊物編輯。

輔導時間

教師聯絡資訊

Email:hth@ulive.pccu.edu.tw
分機:

課程進度

  1. 2024/02/19創作理論與實踐形式/Creation Theory
  2. 2024/02/26作品討論(一)/Text discussion
  3. 2024/03/04課堂共讀/創作練習/Reading, writing
  4. 2024/03/11課堂共讀/創作練習/Reading, writing
  5. 2024/03/18課堂共讀/創作練習/Reading, writing
  6. 2024/03/25課堂共讀/創作練習/Reading, writing
  7. 2024/04/01春假/Vacation
  8. 2024/04/08課堂共讀/創作練習/Reading, writing
  9. 2024/04/15課堂共讀/創作練習/Reading, writing
  10. 2024/04/22課堂共讀/創作練習/Reading, writing
  11. 2024/04/29田野走讀/Field study
  12. 2024/05/06編輯練習/Editing
  13. 2024/05/13作品討論(二)/Text discussion
  14. 2024/05/20作品討論(三) /Text discussion
  15. 2024/05/27刊物發表(一)/Publishing
  16. 2024/06/03刊物發表(二)/Publishing
  17. 2024/06/10端午節/Holiday
  18. 2024/06/17結業/Complete the cou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