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大學教師教學大綱

課程資料

G201 中華文化專題(一) 開課學期:1092
開課班級: 建築系 1
授課教師:張邦立,楊欣潔 必修 學期課 學分數:0.0 典 0413 星期三 15:10-17:00
G201 SPECIAL TOPICS IN CHINESE CULTURE (1) 2021 Spring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1
Professor:CHANG, BANG-LEE ,YANG, HSIN-CHIEN Required Semester Credits: 0.0 Ta Tien 0413 Wednesday 15:10-17:00

發展願景

傳揚中華文化,促進跨領域創新,與時精進,邁向國際
It is our objective to promote Chinese culture, enhance cross-disciplinary innovation, seek constant advancement, and embrace global community.

辦學宗旨

秉承質樸堅毅校訓,承東西之道統,集中外之精華,研究高深學術, 培養專業人才,服務社會,致力中華文化之發揚, 促進國家發展.
Based on our motto—“Temperament, Simplicity, Strength, and Tenacity,” “inheriting the merits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 and “absorbing the essence of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s,” we make it our mission to pursue advanced research, develop professional talents, serve the society, promote Chinese culture and support national development.

校教育目標
校基本素養
校核心能力

通識教育理念

本校通識課程的學習在提供學生建立廣博的知識基礎,以厚植學生跨域知能整合的能力,並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能。

通識教育目標

培養具永續發展理念之建築及都市設計專業技能

通識教育特色

1.開設富涵中華文化課程,華岡博物館營造人文學習環境。
2.本校通識課程師資齊備。
3.多元跨域課程選項。
4.本校教師自編多門通識教材書籍。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內涵

本課程主要以課程講授方式,介紹各種物理現象的基礎理論以及建築設計上的應用。另外更安排各項物理因子量測之實驗儀器介紹,以加深課程學習的效果。

課程能力

建築及都市設計 (比重 20%)
環境與智慧控制 (比重 20%)
建築技術與管理 (比重 10%)
電腦輔助及數位設計 (比重 10%)
環境規劃及建築計畫 (比重 30%)
建築歷史、文化及理論 (比重 10%)

課程概述

以建築的生命週期來看,一棟好的建築物除了需要有美學的素養以外,更需要許多科學的配合。建築相關的科學可以大分成工程科學(Engineering science)與社會科學(Society science)兩類。與建築相關的工程科學包含數學、物理學、化學、力學、材料學等,主要應用於建築物理環境、設備、工法、構法、結構等領域;而社會科學包含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統計學等,主要用於建築企劃、計畫、規劃、營建管理等領域。在現今建築相關專業分工漸趨複雜與專業化的情形下,過去建築師以英雄主義主導整個建築設計過程已非時代所需,今日的建築師需要更能夠統合各種專業的人才與知識才能成為優秀的指揮者,也因此今日的建築師更需要對於環控與結構等相關領域有所了解。 本課程對於上述建築相關科學進行概論式介紹,授課內容以工程科學中的環境科學(Environmental science)與能源科技(Energy science)為兩大主軸。此二主軸亦與日本環境共生住宅(Symbiosis housing)定義中的低環境衝擊(Low impact)、與環境調和(High contact)以及舒適(Amenity)相呼應。學生在本課程中將學習到為創造以人的活動為中心的建築空間時,如何應用科學來創造舒適、健康與節能的生活。 A good architectural design needs a well combination of aesthetic and building science from the view point of life-cycle. Buildings related science can be divided into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society science roughly. In this lesson, issues about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ergy science will be discussed mainly.

授課內容

本專題主要針對中華文化在環境規劃設計領域中的理論應用與實踐的討論。其目的在於引導學生在環境規劃專業上,探詢發展屬於本土地域性的哲學思想與倫理價值,特別是攸關專業倫理的引介與討論。一方面發展有本土環境規劃設計特色的中華文化思想外,另一方面亦著重於專業環境倫理的價值體系建立,引導學生認識在建築與都市設計專業中,對於社會所應擔負之責任與貢獻,並強調社會服務之價值與理念。

授課方式

上課討論。
邀請專家學者進行專題演講。

上課用書

(師生應遵守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自編講義。

參考書目

(師生應遵守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漢寶德,建築母語-傳統、地域與鄉愁(台北:天下文化,2012)
李乾朗,台灣建築史(台北:雄獅美術,1986)

輔導時間

教師聯絡資訊

張邦立
Email:zbl2@faculty.pccu.edu.tw
分機:8673
楊欣潔
Email:kiyoshiyang@gmail.com
分機:41322

課程進度

  1. 課程簡介
  2. 中華文化與環境規劃設計(1)
  3. 中華文化與環境規劃設計(2)
  4. 中華文化與環境規劃設計(3)
  5. 中華文化與環境規劃設計(4)
  6. 中華文化與環境規劃設計(5)
  7. 中華文化與環境規劃設計(1)
  8. 中華文化與環境規劃設計(6)
  9. 期中考
  10. 中華文化與環境規劃設計(7)
  11. 中華文化與環境規劃設計(8)
  12. 中華文化與環境規劃設計(9)
  13. 中華文化與環境規劃設計(10)
  14. 中華文化與環境規劃設計(11)
  15. 中華文化與環境規劃設計(12)
  16. 中華文化與環境規劃設計(13)
  17. 中華文化與環境規劃設計(14)
  18. 期末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