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大學教師教學大綱

課程資料

K133 隴川青自然地景移地學習 開課學期:1072
開課班級: 地理系 4
授課教師:高慶珍 選修 學期課 學分數:1.0
K133 LONG CHUAN QING NATURE LANDSCAPE 2019 Spring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4
Professor:KAO, CHING-JEN Elective Semester Credits: 1.0

發展願景

傳揚中華文化,促進跨領域創新,與時精進,邁向國際
It is our objective to promote Chinese culture, enhance cross-disciplinary innovation, seek constant advancement, and embrace global community.

辦學宗旨

秉承質樸堅毅校訓,承東西之道統,集中外之精華,研究高深學術, 培養專業人才,服務社會,致力中華文化之發揚, 促進國家發展.
Based on our motto—“Temperament, Simplicity, Strength, and Tenacity,” “inheriting the merits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 and “absorbing the essence of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s,” we make it our mission to pursue advanced research, develop professional talents, serve the society, promote Chinese culture and support national development.

校教育目標
校基本素養
校核心能力

院教育目標

奠定自然科學基礎培養後續學習能力
強化理論與實務並重的多元課程
推動跨領域學習
促進國際化教學提升學生競爭力

院核心能力

自然科學知識的能力
理論與實務結合的能力
國際化與團隊溝通合作的能力
多元整合的能力

系教育目標

培育理論與實務並重的地理專業人才
訓練具卓越的科技專業競爭力人才
培養具備國際觀及多元化教育人才

系核心能力

具備正確地理專業觀念與認知
開拓國際視野與跨領域專業技能
問題認知及解決能力
暸解當代科學技術發展
認同地理環境永續發展意識
關懷社會環境的適切性及人與地的和諧共生

課程目標

不同緯度與區位具有不同地形景觀,本課程透過到甘肅、四川及青海野外考察,探查當地黃土高原、冰川、沙漠、湖泊等地形之成因與特色,瞭解中、高緯地區各項地形營力作用所造成之自然地景。

課程能力

具備正確地理專業觀念與認知 (比重 30%)
開拓國際視野與跨領域專業技能 (比重 20%)
問題認知及解決能力 (比重 10%)
暸解當代科學技術發展 (比重 10%)
認同地理環境永續發展意識 (比重 10%)
關懷社會環境的適切性及人與地的和諧共生 (比重 20%)

課程概述

本課程主要在學習中緯度內陸型氣候下所形成的自然景觀。考察範圍涵蓋中國西北甘肅省、西南四川省及青海省。本區控制黃河上游,加以地處內陸,地形景觀豐富。擁有冰川、黃土、沙漠地等獨特的自然地理特徵。本課程先於課堂內概述隴川青三省風貌,再透過移地學習方式以蘭州為起始點,先往東南方向認識西秦嶺地區之自然景觀,至松潘一帶考察湖泊、濕地眾多成因,繼而轉向西北方向,辨析特大型洪水與泥石流堆積的特徵差異,並在門源、張掖一帶考察崗什卡現代冰川、亞高山灌叢草甸等。最後到巴丹吉林沙漠,學習流動沙丘之量測,而後返回蘭州進行報告。本課程同時與香港大學、浸會大學、中文大學及蘭州大學共同聯合考察,除可學習專業知識外,尚具同儕學習效果。 Different landforms distribute in different latitude and location. Through field trip to GanSu, this course is trying to investigate the landforms of glacial, deserts, lakes,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rphological processes cause different landscapes in high latitude areas.

授課內容

本課程主要在學習中緯度內陸型氣候下所形成的自然景觀。考察範圍涵蓋中國西北甘肅省、西南四川省及青海省。本區控制黃河上游,加以地處內陸,地形景觀豐富。擁有冰川、黃土、沙漠地等獨特的自然地理特徵。本課程先於課堂內概述隴川青三省風貌,再透過移地學習方式以蘭州為起始點,先往東南方向認識西秦嶺地區之自然景觀,至松潘一帶考察湖泊、濕地眾多成因,繼而轉向西北方向,辨析特大型洪水與泥石流堆積的特徵差異,並在門源、張掖一帶考察崗什卡現代冰川、亞高山灌叢草甸等。最後到巴丹吉林沙漠,學習流動沙丘之量測,而後返回蘭州進行報告。本課程同時與香港大學、浸會大學,中文大學及蘭州大學共同聯合考察,除可學習專業知識外,尚具同儕學習效果。

授課方式

出發前在本系上課3小時行前準備
出發後在實地考察聽課與操作
最後一天在蘭州大學上台總結報告
回來繳交書面報告

評量方式

課程能力
/評量方式
具備正確地理專業觀念與認知 (比重 30%)開拓國際視野與跨領域專業技能 (比重 20%)問題認知及解決能力 (比重 10%)暸解當代科學技術發展 (比重 10%)認同地理環境永續發展意識 (比重 10%)關懷社會環境的適切性及人與地的和諧共生 (比重 20%)
口頭報告%%%%%%%
期末報告%%%%%%%
課堂參與%%%%%%%
出席紀錄考核評量%%%%%%%

上課用書

(師生應遵守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fieldwork techniques and projects in geography

參考書目

(師生應遵守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methods of presenting fieldwork data

課程需求

要報告

專題報告

輔導時間

教師聯絡資訊

Email:cjkao@faculty.pccu.edu.tw
分機:25521

課程進度

  1. 甘肅地區地理概述
  2. 考察了兰州新区、秦王川古沙丘、黄土地貌、黄河阶地的物质组成、结构特征与形成时代等
  3. 石羊河流域及黑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绿洲农业、沙漠化防治
  4. 莺落峡山前洪积扇、逆掩断层、地质公园
  5. 嘉峪关城楼及河西走廊西段荒漠地貌,瓜州古冰缘地貌
  6. 考察玉门关、汉(明)长城
  7. 敦煌莫高窟选址的地学基础
  8. 祁连山北麓洪积扇、祁连山中段垂直地带路线
  9. 岗什卡冰川
  10. 青海湖古湖堤、近代砂砾质岸堤等层状地貌和湖岸沙丘
  11. 湟水河谷地貌、喇家遗址
  12. 和政县桦林古生物地质公园现场遗址馆
  13. 循化盆地的主要地质灾害及形成原因和分布规律
  14. 兰州城市地貌
  15. 七道梁黄土-第三系红土剖面
  16. 洮河阶地地貌
  17. 古生物地质公园博物馆
  18. 聯合實習總結分組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