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大學教師教學大綱

課程資料

G201 中華文化專題(一) 開課學期:1072
開課班級: 地理系 1
授課教師:陳英任 必修 學期課 學分數:0.0 義 0308 星期一 15:10-17:00
G201 SPECIAL TOPICS IN CHINESE CULTURE (1) 2019 Spring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1
Professor:CHEN, YIN-JEN Required Semester Credits: 0.0 Ta Yi 0308 Monday 15:10-17:00

發展願景

傳揚中華文化,促進跨領域創新,與時精進,邁向國際
It is our objective to promote Chinese culture, enhance cross-disciplinary innovation, seek constant advancement, and embrace global community.

辦學宗旨

秉承質樸堅毅校訓,承東西之道統,集中外之精華,研究高深學術, 培養專業人才,服務社會,致力中華文化之發揚, 促進國家發展.
Based on our motto—“Temperament, Simplicity, Strength, and Tenacity,” “inheriting the merits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 and “absorbing the essence of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s,” we make it our mission to pursue advanced research, develop professional talents, serve the society, promote Chinese culture and support national development.

校教育目標
校基本素養
校核心能力

通識教育理念

本校通識課程的學習在提供學生建立廣博的知識基礎,以厚植學生跨域知能整合的能力,並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能。

通識教育目標

培育理論與實務並重的地理專業人才
訓練具卓越的科技專業競爭力人才
培養具備國際觀及多元化教育人才

通識教育特色

1.開設富涵中華文化課程,華岡博物館營造人文學習環境。
2.本校通識課程師資齊備。
3.多元跨域課程選項。
4.本校教師自編多門通識教材書籍。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內涵

1.深化學生對中華文化內涵的認識及其科學意義 2.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課程能力

具備正確地理專業觀念與認知 (比重 20%)
開拓國際視野與跨領域專業技能 (比重 20%)
問題認知及解決能力 (比重 10%)
暸解當代科學技術發展 (比重 20%)
認同地理環境永續發展意識 (比重 10%)
關懷社會環境的適切性及人與地的和諧共生 (比重 20%)

課程概述

當人類進入廿一世紀時,發現這個世界的貧富更加懸殊,價值更加混淆,觀念體系更加衝突,而地球則瀕臨絕境(石油在30年內將用磬,漁獲在20年內將不敷需求,物種大量絕滅,地球增溫造成全球環境影響)。面臨世界的這一空前變局,中華文化必須扮演積極的角色,我們也必須依賴中華文化來撥亂反正。現代的生活需求標準,對文化傳統的價值系統和價值觀念,應重新加以評估,壞的不合時需的予以改革,好的合乎時需的予以保留,並將其融合於現代的科學精神,而加以發揚光大,這才是復興中華文化之道。藉由本課程希望能培養同學中華文化科學思想與態度,以及面對與社會環境互動時,能有正確的判斷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Since the beginning of 21st Century, the rich-poor segregatio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distinct all over the world. The concept of value and ethic is often faced with conflict and confusion. Many natural resources are approaching extinction. The oil reserve, for example will be depleted in the next 30 years. Fishery production will not be able to meet ever-increasing demand in the next 20 years. In the midst of this changing time, “Chinese Culture” sh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traightening out this chaotic situation. The nowadays living standard on traditional culture value system and concept should be re-evaluated to abolish the obsolete and retain the goods. This idea should also be integrated and perpetuated with the modern hi-tech spirit, in order to re-vitalize Chinese Culture. This course aims at educating students the most appropriate thoughts and attitude towards Chinese Culture Technology.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develop their precise judgment and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when faced with socio-environmental situations.

授課內容

台灣近年來高科技的蓬勃發展,帶動科技產業的盛行及3C產品的普及化,卻也衍生出一些犯罪及智慧財產權爭議,例如:電腦病毒、網路犯罪、侵犯智慧財產權和隱私權等行為、各公司之間的挖角惡性競爭、基因工程改變物種生態變化等,這些現象除引起媒體與社會大眾的高度關切外,科技人才的操守與道德觀念也開始受到質疑。在進入21世紀之際,趨勢大師奈思比(John Naisbitt)呼籲世人不要忽視高科技帶來的副作用,科學家一旦失去理智,未來的發展是難以預料的,這就好比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此,本課程將先從人性面來教育同學,發揮善良的公益精神,成熟審慎的使用科技來造福人群,才是根本之道。藉由本課程希望能培養同學優質科技倫理的思想與態度,以及往後面對複雜倫理問題時,能有正確的判斷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授課方式

1.課堂講述
2.個案實例分析
3.班會
4.班級團體活動

評量方式

課程能力
/評量方式
具備正確地理專業觀念與認知 (比重 20%)開拓國際視野與跨領域專業技能 (比重 20%)問題認知及解決能力 (比重 10%)暸解當代科學技術發展 (比重 20%)認同地理環境永續發展意識 (比重 10%)關懷社會環境的適切性及人與地的和諧共生 (比重 20%)
口頭報告%%%%%%%
期末報告%%%%%%%
期中測驗評量%%%%%%%
課堂參與%%%%%%%

上課用書

(師生應遵守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1.思索科技倫理
作者:David B. Resnik
譯者:何畫瑰
出版社:韋伯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816321

2.資訊倫理
作者:林杏子/主編
出版社:華泰文化
出版日期:2002年11月15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57609450X

參考書目

(師生應遵守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1.科技倫理─走在鋼索上的幸福
作者:蕭宏恩,吳志鴻,潘玉愛,黃鼎元
出版社:新文京
出版日期:2006年08月25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861504702

2. 科技與創新管理(三版)
作者:陳澤義
出版社:華泰文化
出版日期:2010年12月28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6098284

課程需求

要報告

要報告
要考試
期中考試
要分組討論
分組討論
其他需求
課堂表現

輔導時間

教師聯絡資訊

Email:ecoinns@gmail.com
分機:25536

課程進度

  1. 課程介紹與分組

    備註

    學期授課進度討論
  2. 社會科學研究與研究方法探討

    指定研讀資料

    1.  第1,2,3章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
    2.  第1,2,3章 胡幼慧(編)(1996)質性研究
    3.  台灣人文地理學界的研究進程: 知識生產特性與科學進步性之探討
    周素卿 (2002)
  3. 信度 (Reliability) 效度 (Validity) 客觀,概念化與通則化

    指定研讀資料

    1. 第5章第8節,22,23,24章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
    2. 第2章 Yin, R. K.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3. 第7章 胡幼慧(編)(1996)質性研究
  4. 理論,文獻與研究的關係

    指定研讀資料

    1. 第5, 20章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
    2. 第4章 Locke, Lawrence et al. (2002) 論文計畫與研究方法 (項靖 等譯)
    3. 第4章 Dane (1990) Research Methods
  5. 研究問題與研究設計(紮根理論 grounded theory,11)

    指定研讀資料

    1. 第2,3 章 Limb, M. and Dwyer, C. (eds.) (2001) Qualitative Methodologies for Geographers.
    2. 第4,5章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 c3,9 of 3
  6. 個案研究 (Case Study)

    指定研讀資料

    1. Yin, R. K.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London: Sage.
    2. Feagin et al (1991) A Case for the Case Study. 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7. 訪談 (Interview) 口述歷史 (Oral History)

    指定研讀資料

    1. 第8-14章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
    2. 第4,13章 胡幼慧(編)(1996)質性研究
  8. 期中報告

    指定研讀資料

    論文之方法論
  9. 期中報告

    指定研讀資料

    論文之方法論
  10. 民俗誌 (Ethnography)

    指定研讀資料

    1. 第2,9章 胡幼慧(編)(1996)質性研究
  11. 參與觀察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指定研讀資料

    1. 第15,16章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
    2. 第10章 胡幼慧(編)(1996)質性研究
  12. 研究方法選擇與應用討論

    指定研讀資料

    1. 蕭瑞麟 (2006) 不用數字的研究
  13. 研究及調查倫理

    指定研讀資料

    1. 第25章.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
    2. 嚴祥鸞 (編) (民87) 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
  14. 調查結果分析與論文寫作技巧與要求

    指定研讀資料

    1. 第 18,19, 20章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
    2. 第8章 胡幼慧(編)(1996)質性研究
    3. 第13, 17 章 Limb, M. and Dwyer, C. (eds.) (2001) Qualitative Methodologies for Geographers.
  15. 文獻, 方法與結論

    指定研讀資料

    1. c20, 21,24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
  16. 期末報告研討
  17. 期末報告研討
  18. 期末報告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