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料
J836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概論
|
開課學期:1061
|
開課班級:
哲學系 3
|
授課教師:黃柏誠
|
選修
|
學期課
|
學分數:2.0
|
大典 0416 星期五 08:10-10:00
|
J836 INTRODUCTION TO 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
2017 Fall
|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3
|
Professor:HUANG, PO-CHENG
|
Elective
|
Semester
|
Credits:
2.0
|
Da Dian 0416 Friday 08:10-10:00
|
發展願景
傳揚中華文化,促進跨領域創新,與時精進,邁向國際
It is our objective to promote Chinese culture, enhance cross-disciplinary innovation, seek constant advancement, and embrace global community.
辦學宗旨
秉承質樸堅毅校訓,承東西之道統,集中外之精華,研究高深學術, 培養專業人才,服務社會,致力中華文化之發揚, 促進國家發展.
Based on our motto—“Temperament, Simplicity, Strength, and Tenacity,” “inheriting the merits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 and “absorbing the essence of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s,” we make it our mission to pursue advanced research, develop professional talents, serve the society, promote Chinese culture and support national development.
校教育目標
校基本素養
校核心能力
院教育目標
兼通中西,並知新舊的文、史、哲專業人才
發揚中華文化,創造現代中國新文化
養成寬大胸襟與世界觀的現代文化人
院核心能力
典籍的解讀能力
文字的表達能力
是非的判斷能力
正確的史觀
系教育目標
培養中西哲學的基礎知識
啟發對社會的關懷及對文明的反思
系核心能力
基礎哲學素養
基本分析和判斷能力
理論之理解與應用能力
基礎外語能力
溝通協調及口語表達能力
課程目標
一、認識傳統特殊形上學的研究領域及對象。
二、認識康德如何說明特殊形上學對象的概念性, 以及在與此有關的探求上理性如何遭遇矛盾。
三、認識康德對於現象世界或經驗的理論建構。
課程能力
基礎哲學素養 (比重 30%)
基本分析和判斷能力 (比重 20%)
理論之理解與應用能力 (比重 20%)
基礎外語能力 (比重 20%)
溝通協調及口語表達能力 (比重 10%)
課程概述
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是一門研究知識之有效性根據的學問。對康德來說, 有效的知識只能限定在「經驗」範圍之內。相應於特殊形上學中的「理性心理學」、「理性宇宙論」以及「理性神學」, 他分別根據「靈魂論的誤推」、「論世界的二律背反」及「上帝存在的證明」等主題來論證傳統形上學知識的無效性: 一方面闡述在經驗範圍之外的對象只是概念性的存在, 無法成為實際的知識對象; 另一方面則說明當越出經驗範圍時, 理性如何遭遇推論上的矛盾。此外, 對於經驗, 他也重新探討經驗之構成的可能性條件。此條件不僅作為知識的來源根據, 也是現象世界之構成基礎。所以, 在形上學意義下, 《純粹理性批判》也是有關世界之構成的理論。
授課內容
課程簡介:
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是一門研究知識之有效性根據的學問。對康德來說, 有效的知識只能限定在「經驗」範圍之內。相應於特殊形上學中的「理性心理學」、「理性宇宙論」以及「理性神學」, 他分別根據「靈魂論的誤推」、「論世界的二律背反」及「上帝存在的證明」等主題來論證傳統形上學知識的無效性: 一方面闡述在經驗範圍之外的對象只是概念性的存在, 無法成為實際的知識對象; 另一方面則說明當越出經驗範圍時, 理性如何遭遇推論上的矛盾。此外, 對於經驗, 他也重新探討經驗之構成的可能性條件。此條件不僅作為知識的來源根據, 也是現象世界之構成基礎。所以, 在形上學意義下, 《純粹理性批判》也是有關世界之構成的理論。
授課內容:
一、先驗辯證論(Transzendentale Dialektik/The transcendental Dialectic):
1.論純粹理性之誤推(Von den Paralogismen der reinen Vernunft/On the Paralogism of the Pure Reason)
2.論純粹理性之二律背反(Von der Antinomie der reinen Vernunft/ On the Antinomies of the Pure Reason)
3.論純粹理性的理想(Von dem Ideal der reinen Vernunft/ On the Ideal of the Pure Reason))
二、先驗感性論: 論空間與時間 (Transzendentale Ästhetik /transcendental Aesthetics: On Space and Time)
三、先驗分析論: 論範疇、構作力(Einbildungskraft)與判斷力(Urteilskraft)(Transcendental Analysis: On the Categories, Imagination and Judgement)
授課方式
以《純粹理性批判》原典導讀為主, 參考資料為輔。
講授以德文原典為主, 其他譯本為輔。
評量方式
上課用書
(師生應遵守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
德文: Kant: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英譯: Kant: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Immanuel Kant,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trans. and ed. by Paul Guyer and Allen W. Wood, Cambridge Univ. Press, 1998. /Immanuel 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 trans by Norman Kemp Smith, Macmillan, London,1929.)
漢譯: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
參考書目
(師生應遵守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Allison, Henry E. (2004). Kant's Transcendental Idealism. Yale University Press.
Heidegger, Martin (1997). Phenomen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Wood, Allen W. (2005). Kant. Wiley-Blackwell.
課程需求
要報告
課堂報告
期末書面報告
輔導時間
教師聯絡資訊
Email:hbc2@ulive.pccu.edu.tw
分機:
課程進度
2017/09/22 | 傳統(特殊)形上學之對象: 靈魂、世界及上帝 |
2017/09/29 | 理性心理學之「誤推」(Paralogism) |
2017/10/06 | 理性宇宙論之「二律背反」(Antinomien)-依據質與量 |
2017/10/13 | 理性宇宙論之「二律背反」(Antinomien)-依據關係與模式 |
2017/10/20 | 理性神學之「不可能性」(Unmöglichkeit)-存有論論 證、宇宙論論證及自然神學論證
|
2017/10/27 | 論「存有論論證」(Der ontologische Gottesbeweis)之不可能性 |
2017/11/03 | 論「宇宙論論證」(Der kosmologische Gottesbeweis)之不可能性 |
2017/11/10 | 論「自然神學論證」(Der physikotheologische Gottesbeweis)之不可能性 |
2017/11/17 | 知識範圍和界限: 感性世界與超感性世界 |
2017/11/24 | 「經驗」(Erfahrung)作為康德哲學下的知識範圍 |
2017/12/01 | 經驗的構成: 先驗形式與外來與料 |
2017/12/29 | 經驗範圍內的知識結構-康德論分析判斷與先驗綜合判斷 |
2018/01/05 | 康德的「媒介理論」(Vermittlungslehre) |
2018/01/12 | 「構想(構作)力」(Einbildungskraft)與「圖式學」(Schematismuslehre) |
2018/01/19 | 「判斷力」(Urteilskraft)以及先驗(Das Transzendentale)與經驗(Die Empirie)之「合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