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料
A996 社會科學理論與中國史研究
|
開課學期:1002
|
開課班級:
史學博 2, 史學碩 2
|
授課教師:張瑞德
|
選修
|
學年課
|
學分數:2.0
|
大恩 0304 星期二 13:10-15:00
|
A996 SOCIAL SCIENCE THEORISE AND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
2012 Spring
|
Doctoral Program, Department of History 2, Master Program, Department of History 2
|
Professor:CHANG, JUI-TE
|
Elective
|
Full Year
|
Credits:
2.0
|
Da En 0304 Tuesday 13:10-15:00
|
發展願景
傳揚中華文化,促進跨領域創新,與時精進,邁向國際
It is our objective to promote Chinese culture, enhance cross-disciplinary innovation, seek constant advancement, and embrace global community.
辦學宗旨
秉承質樸堅毅校訓,承東西之道統,集中外之精華,研究高深學術, 培養專業人才,服務社會,致力中華文化之發揚, 促進國家發展.
Based on our motto—“Temperament, Simplicity, Strength, and Tenacity,” “inheriting the merits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 and “absorbing the essence of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s,” we make it our mission to pursue advanced research, develop professional talents, serve the society, promote Chinese culture and support national development.
校教育目標
校基本素養
校核心能力
院教育目標
培育兼通中西,並知新舊的文史哲專業人才
發揚中華文化,創造現代中國新文化
養成寬大胸襟與世界觀的現代文化人
院核心能力
典籍的解讀能力
文字的表達能力
是非的判斷能力
正確的史觀
系教育目標
培養為專業學術人才
擔任大學歷史教師
從事獨立研究
系核心能力
蒐集史料能力
閱讀史料能力
研究史料能力
撰寫專題能力
課程目標
一、使學生明瞭近年中外學界應用社會科學理論於中國史研究的利弊得失。
二、使學生明瞭未來值得研究的課題。
課程能力
蒐集史料能力 (比重 20%)
閱讀史料能力 (比重 20%)
研究史料能力 (比重 10%)
撰寫專題能力 (比重 50%)
課程概述
自二次大戰以來,歷史學在社會科學的影響下,發展出許多新的課題.史家嘗試利用社會科學的理論、概念與方法研究歷史,產生大量研究成果,推動了史學的進步;不過也有的史家,由於不當的套用理論,造成了災難。本課程以專題方式檢討中外學界應用社會科學理論於中國史研究的主要成果,並介紹未來值得探討的課題。
授課內容
教師:張瑞德
教學簡介:自二次大戰以來,歷史學在社會科學的影響下,發展出許多新的課題.史家嘗試利用社會科學的理論、概念與方法研究歷史,產生大量研究成果,推動了史學的進步;不過也有的史家,由於不當的套用理論,造成了災難。本課程以專題方式檢討中外學界應用社會科學理論於中國史研究的主要成果,並介紹未來值得探討的課題。
1.This seminar course will seek (1) to enable students to know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social science history; and (2) to help students to review historical research works applying social science theories to the China field.
2.No mid-term exam will be held. However,all students will be required to complete the assigned readings and to participate in regular discussions.
授課方式
討論大綱:
一、導論\相關工具書介紹
二、中國史研究趨勢\發展理論
三、資本主義
四、帝國主義
五、國家與社會
六、日常生活史
七、物質文化\通俗文化
八、學生作業報告
九、閱讀史\心理史學
十、歷史與記憶\國家認同
十二、種族與族群認同
十三、底層社會史
十四、性與性別史
十五、年齡\禮節與規訓
十六、旅行\圖像史
十七、地景\環境史
十八、回顧與展望\學生作業報告
評量方式
計分方式:
1、課堂出席、口頭報告及參與討論情形 60%
2、期末報告 30%
(凡抄襲或一稿多投者,以零分計)
3、中、英文光碟與網際網路資料檢索實習 10%
上課用書
(師生應遵守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學生應遵守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點這裡看二手書資訊)
一、關鍵工具書
1.林鐵森主編,《中國歷史工具書大辭典》,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年。
2.馬文峰主編,《人文社會科學信息檢索》,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
3. Cole, James H.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Reference Works in
Chinese, Japanese, and Western Languages, 2004.
4. Elman, Benjamin, et al. Classical Historiography for Chinese History.
http://www.princeton.edu/~classbib/
5. Lewis, M.J. and Roger Lloyd-Jones. Using Computer in History : A Practical Guide to Data Presentation , Analysis and the Internet ,2010
6. Littrup, Leif. Reference Works for Chinese Studies.
http://staff.hum.ku.dk/littrup/studmat/Reference.
7. Wilkinson, Endymion. Chinese History: A Manual, revised and enlarged edition, 2000.
二、相關網站
* 1.《史學連線》,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2.教育部顧問室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改進計劃
http://hss.edu.tw/
* 3.文化研究論文資料庫
http://www.ncu.edu.tw/~eng/csa/
* 4.《歷史學網絡學術資源導航》,北京大學歷史系。
http://www.lib.pku.edu.cn/is/Navigation/History/frame.htm
* 5.《中國史學網》,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http://www.chinahis.com/index.jsp
* 6.中國博碩士論文全文資料庫
http://cnki.csis.com.tw:8080/id.jsp?id=325
* 7.中國社會科學院數字圖書館
http://dlib.cass.net.cn/
* 8.數位化論文典藏聯盟(Digital Dissertation Consortium)
http://www.sinica.edu.tw/~pqdd/
* 9.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簡稱PQDT)
* 10.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服務中心
http://www.usc.cuhk.edu.hk/uscgb.asp
* 11.拼音(Pinyin.info: A Guide to the Writing of Mandarin Chinese in Romanization)
http://pinyin.info/
* 12.Index of Resources for Historians
http://www.ukans.edu/history/VL/
* 13.Voices of the Shuttle: History
http://vos.ucsb.edu/index.asp/
* 14. H-Net Humanities OnLine
http://www.h-net.msu.edu/
* 15. H-Net Asia-Pacific Network
http://www2.h-net.msu.edu/~asia/
* 16.Chinese History Research Sit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http://orpheus.ucsd.edu/chinesehistory/index.html
* 17.China Bibliography-Collection of Resources
http://hua.umf.maine.edu/China/bibtxtz.html
* 18.Europen Center for Digital Resources in Chinese Studies
http://chinaresource.org/
* 19. Internet Guide for China Studies
Vienna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Austria
http://sun.sino.uni-heidelberg.de/igcs/
* 20.Historical Abstracts
* 21.The China WWW Vitual Library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Heidelberg University
http://sun.sino.uni-heidelberg.edu.de/igcs/index.html
* 22. U.S. and Canadian East Asian Studies Departments on the Web
http://www.Columbia.edu/cu/ealac/eadepts.html
* 23.Journal Storage: The Scholarly Journal Archive(簡稱Jstor)
http://www.jstor.org/
* 24. Agenda Asia: Asian Studies Conferences, Workshops and Seminars Online
http://iias.leidenuniv.nl/gateway/news/agasia/index.html
* 25.二手書店
孔夫子舊書網 http://www.kongfz.com
http://www.abebooks.com/
http://www.amazon.com/
http://www.bookfinder.com/
http://www.bibliofile.com/
三、史學理論
* 1.王晴佳、古偉瀛,《後現代與歷史學:中西比較》,台北:巨流,2000年。
2. 陳建守編,《史家的誕生─探討西方史學殿堂的十扇窗》,台北:時英,2008年。
* 3.周樑楷,〈舊史學向新史學的反撲——評論G. Himmelfarb和J. W. Scott的史學思想〉,《新史
學》,第1卷第2期(1990年6月),頁101-113。
* 4.夏伯嘉,〈戰後歐美史學發展趨勢〉,《新史學》,第3卷第2期(1992年6月),頁87-102。
* 5.蔣竹山,《新文化史與社會史的重新對話:二十一世紀西方史學發展的新方向》,會議論文,
2009。
6. Appleby, Joyce, Lynn Hunt and Margaret Jacob. Telling the Truth About History, 1994. 中譯
本:薛絢譯,《歷史的真像》,台北:正中書局,1995。
8.Peter Burke著,江政寬譯,《法國史學革命——年鑑學派(1929-89)》,台北:麥田出版公司,
1997年。
* 9.Burke, Peter. What Is Cultural History? 2008,中譯本::《什麼是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
10.Burke, Peter. History and Social Theory, 1992. 中譯本:江政寬譯,《歷史學與社會理論》,台
北:麥田,2002年。
11. Burke, Peter, ed. New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Writing, second edition, 2001.
12.Canadine, David, ed. What is History Now?, 2002.中譯本:《今日,何謂歷史?》,台北:立緒,
2008年。
13.Evans, Richard J. In Defense of History, 1999。中譯本:潘振泰譯,《為史學辯護》,台北:
巨流圖書,2003。
14.Jenkins, Keith. Rethinking History, 1991.中譯本:賈士蘅譯,《歷史的再思考》,台北:麥田,
1997。
15.Rublack, Ulinka, ed. A Concise Companion to History, 2011.
16.Stone, Lawrence, “The Revival of Narrative: Reflections on a New Old History.” in
Lawrence Stone,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Revisited, 1987, pp. 74-96. 中譯可參閱:古偉瀛
譯,〈歷史敘述的復興——對一種新的老歷史的反省〉,《歷史:理論與批評》,第2期(2001
年),頁19-46。
17.Wilson, Norman J. History in Crisis? Recent Directions in Historiography, second edition, 2004.
四、中國史研究趨勢
1. 礪波護、岸本美緒、山本正明合編,《中國歷史研究入門》,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
2006年。
2. 張海惠編,《北美中國學—研究概述與文獻資源》,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 3. 李弘祺,〈中國歷史與中國研究——漫談西方研究中國的方法及特色〉,《歷史月刊》,第4
期(1988年5月),頁28-35。
* 4. 司徒琳(Lynn Struve),〈近十年(1985-1995)來西方研究宋代至清代歷史的幾個熱門課題〉,
《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會刊》,第8期(1996年12月),頁89-96。
5. 黃宗智,《中國研究的規範認識危機》,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6. 黃宗智,〈三十年來美國研究中國近現代史(兼及明清史)的概況〉,《中國史研究動態》,1980
年第9期,頁1-16。
* 7. 王明珂,〈典範歷史與邊緣歷史——文獻、口述及其他〉,《國史館館刊》,復刊第29期(2000
年12月),頁11-12。
* 8. Averill, Stephen. “Some Recent Trends in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China and the ‘Non-Western’
World.” 中譯可參閱:吳喆、孫慧敏譯,〈中國與「非西方」世界的歷史研究之若干新趨勢〉,
《新史學》,第11卷第3期。
* 9. Cohen, Paul A.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Past,
1984.中譯本可參閱:林同奇譯,《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台北:
稻香,1991年;李榮泰等譯,《美國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台北:聯經,1991年。
* 10. 保羅‧柯文(Paul A. Cohen),〈變動中的中國歷史研究視角〉,權力與詮釋論壇:
http://ccms.ntu.edu.tw/~kan/power/news.htm。
* 11. Metzger, Thomas and Ramon H. Myers. “Sinological Shadow: The State of Modern Chinese
Studies in the U. S.” and further “Comment” in Amy Auerbacher, et al. eds.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Chinese Studies, 1983, pp. 14-50. 中譯本可參閱:《食貨》,復刊第
11卷第10期,頁28-41;第10卷第11期,頁37-51。
* 12. 沙培德(Peter Zarrow)著,洪靜宜譯,〈西方學界研究中國近代史的最新動向〉,《漢學研究
通訊》,第22卷第4期(2003年11月),頁1-12。
* 13. 陳君靜,〈二十世紀七○年代以來美國的中國地方史研究〉,《中國史研究動態》,2003年
第2期,頁23-84。
* 14.歐力德(Mark C. Elliott), 〈滿文檔案與新清史〉,《故宮學術季刊》,第24卷第2期(2006
年冬季),頁1-18。
15. Dirlik, Arif. “Postmodernism and Chinese History.” in Q. Edward Wang and Georg G. Iggers,
eds. Turning Points in Historiography: A Cross Cultural Perspective, 2002, pp. 287-324.
五、發展理論
1.劉小楓,《現代化社會理論——現代性與現代中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
* 2.龐建國,《國家發展理論——兼論台灣發展經驗》,台北:巨流,1993年,第2-5章。
* 3.鄭為元,〈發展型「國家」或發展型「理論」的終結?〉,《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4期(1999
年6月),頁1-68。
4.黃瑞祺,〈現代或後現代——紀登斯論現代性〉,《東吳社會學報》,第6期(1997年),頁
287-311。
* 5.瞿宛文,〈台灣經濟奇蹟的中國背景:超克分斷體到經濟史的盲點〉,《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74期(2009年6月),頁49~94。
* 6.Gilman, Nils, Mandarins of the Future : Modernization Theory in Cold War America 2003, pp.1-23.
7. Rozman, Gilbert, ed.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1981.中譯本可參閱:《中國的現代化》,南
京:江蘇人民,1988年。
* 7. Wu, Yongping. “Rethinking the Taiwanese Developmental State.” China Quarterly 177 (March
2004), pp. 91-114
六、資本主義
* 1.王國斌,〈西方學界對近代中國經濟史的研究趨勢——中國近代經濟的發展問題〉,《國史館
館刊》,復刊第20期(1996年6月),頁7-12。
* 2.王國斌著,李伯重、連玲玲譯,《轉變的中國——歷史變遷與歐洲經驗的局限》,南京:江
蘇人民,1998年,頁1-80。
3.黃仁宇,《資本主義與廿一世紀》,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年,第1、8章。
* 4.黃仁宇,〈從《三言》看晚明商人〉,〈我對資本主義的認識〉,收於:黃仁宇,《放寬歷史的
視界》,台北:允晨文化,1988年,頁1-32,93-139。
* 5. 林毅夫,〈李約瑟之謎、韋伯疑問何中國的奇蹟─自宋以來的長期經濟發展〉,《北京大學
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4卷第4期(2007年7月),頁5。
* 6.趙紅軍,〈李約瑟之迷:經濟學家應該接舊解還是新解?〉,《經濟學(季刊)》,第8卷第4期(2009
年7月),頁1615—1646。
* 7.石錦,〈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研究理論的評介〉,收於:石錦,《中國近代社會研究》,台
北:李敖出版社,1990年,頁101-137。
* 8.高王凌,〈十八世紀,二十世紀的先聲〉,《史林》,2006年第5期,頁100~114。
9.劉小楓,《現代化社會理論——現代性與現代中國》,1996年,頁73-81。
10.余英時,《中國近世家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台北:聯經,1987年
* 11.葛兆光,〈道教與中國民間倫理——以道教戒律與善書為中心的考察〉,《中國社會科學季
刊》,1994年春季號。
* 12.葛兆光,〈佛教倫理與中國民間生活——關於一個韋伯式問題的討論〉,《學人》第8輯。〝〝〝〝〝★
* 13.宋光宇,〈明清家訓所蘊含的成就評價與經濟倫理〉,《漢學研究》,第七卷第1期(1989年),
頁195-214。
* 14.王宏仁,〈家族或是企業?——社會價值與市場原理的矛盾衝突〉,收於:張維安編,《台
灣的企業組織結構與競爭力》,台北:聯經,2001年,頁297-312。
* 15.廖赤陽、劉宏,〈網絡、國家與亞洲地序:華人研究之批判性反思〉,《華僑華人歷史
研究》,2008年第1期,頁1~11。
* 16.Ahlstrom, David and Linda C. Wang, “Entrepreneurial Capitalism in East Asia : How History Matters.” in Hans Landstrom , et al .eds. Historical Foundations of Enterpreneurship Research,2010.pp.406-428
* 17.Cochran, Sherman,“Chinese and Overseas Chinese Business History : Three Challenges to the State to the State of the Field .”in Medha Kudaisya and Ng Chin-Keong, eds. Chinese and Indian Business : Historical Antecedents, 2009,pp.11-30
* 18. Faure, David.“ Beyond Networking : An Institutional View of Chinese Business. ”in Medha Kudaisya and Ng Chin-Keong, eds. Chinese and Indian Business : Historical Antecedents, 2009,pp.31-60.
* 19. Goody, Jack. Renaissances :The One or the Many , 2010, pp. 198-240.
20. Hamilton, Gary. “Why No Capitalism in China? Negative Question in Historical Comparative
Research.” in Andreas E. Buss, ed. Max Weber in Asian Studies, 1985, pp. 65-89. 中譯可參
閱:韓格理,〈何以中國無資本主義?——歷史與比較研究中的反面問題〉,收於:韓格理,
《中國社會與經濟》,台北:聯經,1990年,頁227-267。
* 21. Landes, David S.〈為什麼是歐洲和西方,而不是中國?〉,《開放時代》,2008年第3期,
頁36~50。
* 22. Perdue, Peter C. “Constructing Chinese Property Rights: East and West.” in Huri Islamoglu,
ed. Constituting Modernity: Private Property in the East and West, 2004, pp. 35-68.
* 23. Pomeranz, Kenneth.“ Commerce, ”in Ulinka Rublack, ed. A Concise Companion to History, 2011,pp.105-128.
七、帝國主義
* 1.王銘銘,〈殖民主義、民族主義與文化變遷〉、<東方學的再表述>,收於:王銘銘,《想像
的異邦——社會與文化人類學散論》,上海:上海人民,1998年,頁197-220,327-343。
* 2.劉禾,〈理論與歷史,東方與西方〉,《讀書》,1996年第8期,頁3-11。
* 3.石之瑜,〈歐美後殖民理論眼中的國際關係與國家認同〉,《美歐月刊》,第10卷3期(1995
年3月),頁112-126。
* 4.林載爵,〈中國近代史的另一種敘述方式——後殖民理論述與後現代主義影響下的中國近代
史教學〉,收於張玉法、林能士主編,《近代史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近代史學會,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1997年,頁1-14。
* 5.張瑞德,〈想像中國——倫敦所見古董明信片的圖像分析〉,收於:張啟雄編,《二十世紀的
中國與世界論文選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頁805-830。
* 6.張隆志,〈殖民現代性分析與台灣近代史研究〉,收於:若林正丈、吳密察編,《跨界的台灣
史研究-與東亞史交錯》台北:播種者,2004年,頁133-160。
7.丘延亮,〈日本殖民地人類學「台灣研究」的重讀與再評價〉,《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8期
(1997年),頁145-174。
* 8.岩淵功一著,李梅侣等譯,〈共犯的異國情調——日本與它的他者〉,收於;香港嶺南學院
翻譯系文化/社會研究譯叢編委員會譯,《解殖與民族主義》,香港:牛津大學出社,1998
年,頁191-329。
* 9.胡家瑜,〈博覽會與台灣原住民:殖民時期的展示政治與「他者」意像〉,《考古人類學刊》,
第62期。
* 10.陳奕麟,〈論東方人的東方論——從戰後台灣傳統文化的建構看現代國家的吊詭〉,《當
代》,第108期(1995年4月),頁86-99;第109期(1995年5月),頁106-118。
11.陳光興,〈帝國之眼——「次」帝國與國族——國家的文化想像〉,《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17期(1994年7月),頁149-222。
* 12. 李丁讚,〈「邊緣帝國」——香港、好萊塢和(殖民)日本三地電影對台灣擴張之比較研究〉,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1期(1996年1月),頁141-170。
13. Barlow, Tani E. “Colonialism’s Career in Postwar China Studies.” in Tani E. Barlow, ed.
Formations of Colonial Modernity in East Asia, 1997, pp. 373-411.
14. Dirlik, Arif. “Chinese History and the Question of Orientalism.” History and Theory, 35:4
(Dec.1996).中譯可參閱:德力克,〈中國歷史與東方主義的問題〉,收於:魏格林、施奈德
主編,《中國史學史研討會:從比較觀點出發論文集》,台北:稻鄉,1999年,頁113-149。
* 15. Duara, Prasenjit. Sovereignty and Authenticity: Manchukuo and the East Asian Modern, 2003.
讀陳永發、沙培德書評,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4期(2004年6月),頁
177-194。
* 16.Grew, Raymond .“Finding Frontiers in Historical research on Globalization.”in Ino Rossi, ed. Frontiers of Globalization Research :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2007,pp 271-286.
17. Hevia, James. “The Archive State and the Fear of Pollution: From the Opium Wars to
Fu-Manchu.“ Cultural Studies 12:2 (1998), pp. 234-264. 中譯可參閱;何偉亞著,何鯉譯,〈檔
案帝國與污染恐怖——從鴉片戰爭至傅滿楚〉,《視界》,第1輯(2000年),頁85-109。
* 18.Howe, Stephen . “New Imperial Histories. ” in Stephen Howe, ed. The New Imperial Histories Reader, 2010, pp. 1-20.
* 19.Hung, H. “Orientalist Knowledge and Social Theories : China and the European Conception of East-West Differences from 1600 to 1900 .” Sociological Theory 21:3 (2003),pp. 254-280.
20. Lo, Ming-cheng M. Doctors within Borders: Profession, Ethnicity, and Modernity in Colonial
Taiwan, 2002. 讀姚多人書評,《臺灣社會學》,第4期,(2002年12月),頁252-257;作者
答覆見《臺灣社會學》,第5期(2003年6月),頁262-268。
* 21.Perdue, Peter C. "China and Other Colonial Empires."
Journal of American-East Asian Relations 16:1(Spring 2009).
22. Said, Edward. Orientalism, 1978. 中譯本:王志弘等譯,《東方主義》,台北:立緒,1999
年。
23. Said, Edward.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1993. 中譯本: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台北:
立緒,2001年。
* 24. Young, Louise. Japan’s Total Empire: Manchuria and the Culture of Wartime Imperialism,
1998. 讀蔡慧玉書評:《中國現代史書評選輯》,第23輯,頁377-392。
八、國家與社會
* 1.陳永明,〈公共空間及公民社會——北美中國社會史的辯論〉,《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
20期(1995年第4期),頁57-73。
* 2.余英時,〈民間社會與中國傳統〉,《中國時報》,1992年6月10日-12日。
* 3.楊聯陞著,段昌國譯,〈傳統中國政府對城市商人之統制〉,《幼獅月刊》,第39卷第3期(1974
年3月),頁20-29。
* 4.陳弱水,〈傳統心靈中的社會觀:以童蒙書、家訓、善書為觀察對象〉,收於:李丁讚編,《公
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2004年,頁63-109。
* 5.王汎森,〈近代中國私人領域的政治化〉,《當代》,第125期(1998年1月),頁110-129。
* 6.沈松僑,〈國權與民權——晚清的「國民」論述(1895-1911)〉,《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集刊》第73本第4分(2002年12月),頁685-733。
* 7.楊念群,〈近代中國研究中的『市民社會』——方法與限度〉,《二十一世紀》,第32期(1995
年12月),頁29-38。
* 8.陳弱水,〈華人社會文化現代化的幾點省思〉,《當代》,第101期(1994年9月),頁46-63。
9.顧昕,〈當代中國有無公民社會與公共空間?——評西方學者有關論述〉,《當代中國研
究》,第43期(1994年第4期),頁57-73。
10.丁仁方,《威權統合主義——理論、發展與轉型》,台北:時英,1999年。
* 11.徐振國,〈從威權論、統合論到新國家論的轉折和檢討〉,《理論與政策》,第14卷第2期(2000
年7月),頁1-27。
* 12.王振寰、錢永祥,〈邁向新國家?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20期(1995年)。
* 13.李略,〈市民社會與社團主義——國家與社會關係分析模式〉,《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
第25期(1999年春季),頁133-142。
14.吳嘉苓,〈醫療專業、性別與國家——台灣助產士興衰的社會學分析〉,《台灣社會學研
究》,第4期(2000年7月),頁191-268。
* 15.尤陳復,〈「新法律史」如何可能─美國的中國法律史研究新動向及其啟示〉,《開放時代》。
* 16.Berger, Peter. A Social History of Knowledge, 2000, pp. 116-148.中譯可參閱;賈士蘅譯,《知
識社會史》,台北:麥田,2003年,頁193-241。
17.Bergere, Marie-Claire. “Civil Society and Urban Change in Republican China.” China
Quarterly 150 (June 1997).
18.Briggs, Asa and Peter Burke.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Media: From Gutenberg to the Internet,
2002, Chapter 3, “The Media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Early Modern Europe.” pp. 74-105.
中譯可參閱:李明穎等譯,《大眾傳播史》,臺北:韋伯文化,2004年。
* 19.Clark, Christopher. “ Power, “ in Ulinka Rublack ed. A Concise Companion to History, 2011,pp. 131-154.
20.Liu, Haiyan and Kristin Stapleton, "Chinese Urban History: State of rhe Field." China
Information 20:3(2006), pp.291~427.
* 21.McCulloch, Gary. The Struggle for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 2011, pp. 83-97.
* 22.Rosenthal, Jean-Laurent and R. Bing Wong, Before and Beyond Divergence : 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Change in China and Europe, 2011, pp. 208-227.
* 23.Strand, David. “Civil Society and Public Sphere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in Roger V. Des
Forges, Luo Ning, and Wu Yen-bo, ed. Chinese Democracy and the Crisis of 1989, 1993, pp.
53-85.
* 24.Tsin, Michael, “Rethinking ‘State and Society’ in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 “ Berliner China- Hefte / Chinese History and Society 35(2009),pp, 20-32.
25.Wong, R. Bin. China Transformed: Historical Change and the Limits of European Experience, 1997, pp. 71-104. 中譯可參閱:王國斌,《轉變的中國》,頁81-158。
九、日常生活史
* 1.彭衛,〈近五十年中國古代社會生活史研究述評〉,《中國史學》(日本),第6期(1996年),
頁69-80。
* 2.連玲玲,〈典範抑危機?「日常生活」在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應用及其問題〉,《新史學》,第
17卷第4期(2006年12月),頁255~281。
* 3.李玉瑛,〈婦女史、性別與消費文化研究〉,《近代中國》,第144期(2001年8月),頁105-115。
4.王崇名,〈從「階級態度」到「個人品味」的轉換——伊利亞斯與布狄厄論西方日常生活特
質之比較〉,《思與言》,第33卷第4期(1995年12月),頁171-192。
5. Elias, Norbert. The Civilizing Process, 2 vol, 1981-2. 中譯本可參閱:王佩莉譯,《文明的進
程——文明的社會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北京:三聯書局,1998年。
* 6.楊聯陞,〈帝制中國的作息時間表〉,收於:楊聯陞,《國史探微》,台北:聯經,1983年,
頁61-90。
* 7.吳蕙芳,〈新社會史研究:民間日用類書的應用與展望〉,《政大史粹》,第2期(2000年6月),
頁1-16。
8.王爾敏,《明清時代庶民生活》,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
* 9.王汎森,〈五四運動與生活世界的變化〉,《二十一世紀》,第113期(2009年6月),頁44~54。
10.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台北:遠流,1998年。
11.熊志沖,《娛樂文化》,成都:巴蜀書社,1990年。
* 12.范行準,《中國預防醫學思想史》,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5年,頁40-91。
* 13. Appuhn, Karl. “Microhistory.” in Peter N. Stearns, ed. Encyclopedia of European Social
History, 2001, vol. 1, pp. 105-112.
14. Braudel, Fernand. The Structures of Everyday Life, 1981. 中譯本:顧良、施康強譯,《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第1卷《日常生活的結構:可能和不可能》,北京:三聯書店,1992年。
* 15. Cross, Gary. A Social History of Leisure Since 1600, 1990, pp. 7-23.
* 16. Gregory, Brad S. “Review Essay: Is Small Beautiful? Micro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Everyday Life.” History and Theory 38(1999), pp. 100-110.
17. Hansson, Andres, et al. eds. The Chinese at Play: Festivals, Games and Leisure, 2001.
18. Iggers, Georg G. Historiograph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from Scientific Objectivity to the
Postmodern Challenge, 1997, chapter 9, “From Macro- to Microhistory: the History of
Everyday Life.” pp. 101-117. 中譯可參閱:楊豫譯,《二十世紀的史學》,臺北:昭明出版
社,2003年,第9章。
19. Lu, Hanchao.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nsignificant: Reconstructing the Daily Lives of the
Common People of China.” 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1:1 (March 2003), pp. 144-158.
* 20. Perrot, Michelle, ed. A History of Private Life, vol. 4, 1990, pp. 457-547.
* 21. Smith, Virginia. “ Cleanliness.” in Peter N. Stearns, ed. Encyclopedia of European Social
History, 2001, vol. 5, pp. 343-353.
22. Stearns, Peter N. ed. A Day in the Life: Studying Daily Life through History, 2005.
* 23. Storey, John,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1999, pp. 1-35. 中譯可參閱:張君玫
譯,《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2002年,第1章,〈從歷史看消費〉,頁1-23。
* 24. van Daalen, Rineke. “Domestic Interiors.” in Peter N. Stearns, ed. Encyclopedia of European
Social History, 2001, vol. 5, pp. 471-482.
十、物質文化
* 1.巫仁恕,〈明清消費文化研究的新取徑與新問題,《新史學》,第17卷第4期(2006年12月),
頁217~252。
2.尚國華、芮謙,〈影響紫禁城宮殿與家具陳設的因素〉,《歷史月刊》,第161期(2001年6月),
頁4-10。
3.陳元朋,〈荔枝的歷史〉,《新史學》,第14卷第2期(2003年6月),頁111-176。
4.陳熙遠,〈從馬吊到馬將─小玩意與大傳統交織的一般歷史因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
究所集刊》,第80本,第1分(2009年3月),頁137~194。
5.Adshead, S. A. M. Material Culture in Europe and China, 1400-1800, 1997.
6.Clunas, Craig. Superfluous Things: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Status in Early Modern China,
1991, pp. 141-173.
7.Kieschnick, John. The Impact of Buddhism on Chinese Material Culture, 2003. 中文摘要見《中
央研究院學術諮詢總會通訊》,第13卷第2期 (2005年2月),頁16-19。
* 8.Newman, R. S. “Orientalism for Kids: Postage Stamps and ‘Creating’ South Asia. “Journal of
Developing Societies 5:1 (1989), pp. 70-82.
9.Art & Material Culture of China
http://www.let.leidenuniv.nl/moore/amcc/
十一、通俗文化
* 1.劉增貴,〈中國禮俗史研究的一些問題〉,收於:劉增貴主編,《法制與禮俗》,台北:中央
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2年,頁157-203。
* 2.張志偉,〈普及文化研究簡述〉,收於吳俊雄、張志偉編,《閱讀香港普及文化》,香港:牛
津大學出版社,頁69-85。
* 3.葛兆光,〈「唐宋」抑或「宋明」——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視域變化的意義〉,《歷史研究》,
2004年第1期,頁18-32。
* 4.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新史學》,第14卷第4期(2003年12月),
頁177-191。
* 5.余英時,〈談「天帝君親師」的起源〉、〈儒家思想與日常人生〉,收於:余英時,《現代儒學
論》,1996年,頁97-101。
* 6.宋光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有關中國與台灣善書的研究及其展望〉,《台北文獻》,
第111期(1995年),頁25-58。
7張珣,〈祭祀圈研究的反省與後祭祀圈時代的來臨〉,《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58期
(2002年6月),頁78-106。
* 8李孝悌,〈中國傳統士庶文化的關係看二十世紀的新動向〉,《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
刊》,第19期(1990年),頁299-339。
* 9李孝悌,〈十七世紀以來士大夫與民眾——研究回顧〉,《新史學》,第4卷第4期(1993年
12月),頁97-139。
10王笛,〈大眾文化研究與近代中國社會——對近年美國有關研究的述評〉,《歷史研究》,1999
年第5期,頁174-186。
* 11.張榮華,〈文化史研究中的大、小傳統關係論〉,《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期,
頁73~82。
* 12.黃建良,《中國相術與命學探源》,北京:新華出版社,1993年,頁1-50,254-288。
* 13.張哲嘉,〈明清星命書中的女命〉,收於:游鑑明編,《無聲之聲(Ⅱ):近代中國的婦女與社
會(1600-1950)》,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頁25-51。
* 14.梁其姿,〈醫療史與中國「現代性」問題〉,《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8輯(2007),頁1~18。
* 15.Bell, Catherine. “Religion and Chinese Culture: Toward an Assessment of ‘Popular Religion’.”
History of Religions, 29:1 (1989), pp. 35-57.
* 16.Booth, Douglas. The Field: Truth and Fiction in Sport History, 2005, pp. 5-24.
17.Bremmer, Jan and Herman Roodenburg, eds. A Cultural History of Humor: From Antiguity to
the Present Day, 1997. 中譯本:北塔等譯,《搞笑——幽默文化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
版社,2001年。
* 18.Frolich, Hajo and Mathias Heinrich.“China--a Network Society ? The Network Concept in Research on Chinese History and Society .” Berliner China-Hefte/ Chinese History and Society 35(2009)pp, 3-19.
* 19.Wallace, Mike. “Mickey Mouse History: Portraying the Past of Disney World.” in Mike
Wallace, Mickey Mouse History and Other Essays on American Memory, 1996.
十二、閱讀史
1.王余光、徐雁編,《中國讀書大辭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2.鄭士德,《中國圖書發行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3.張志強、潘文年,〈二十世紀中國書史研究回顧〉,《漢學研究通訊》,第22卷第4期(2003
年11月),頁235-47。
* 4.劉復,〈中國之下等小說〉,收於:《中國新文學大系》,第2集(上海:良友圖書,1935年),
頁358-376。
* 5. 徐雁平,〈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國學推薦書目及其文化解讀〉,《學術研究》,2000年第10
期,頁100-106。
* 6. 余敏玲,〈蘇聯英雄保爾.柯察金到中國〉,《新史學》,第12卷第4期(2001年12月),頁
25-74。
7. 廖炳惠,〈打開帝國藏書——文化記憶、殖民現代、感性知識〉,《中外文學》第33卷第7
期 (2004年),頁57-76。
* 8. Burke, Peter. A Social History of Knowledge, 2000, pp.149-196. 中譯可參閱:賈士蘅譯,《知
識社會史》,台北:麥田,2003年,頁243-323。
* 9. Darnton, Robert. “History of Reading.” in Peter Burke, ed. New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Writing, second edition, 2001, pp. 157-186.中譯可參閱:陳亮孜譯,〈閱讀的歷史〉,《新史學》
(鄭州),第4輯(2005年7月),頁100-121。
10. Manguel, Alberto. A History of Reading, 1997. 中譯本:吳昌杰譯,《閱讀史》,北京:商務
印書館,2002年。
11. Rawski, Evelyn Sakakida. Education and Popular Literacy in Ch’ing China, 1979.
* 12. Rose, J. “Re-reading the English Common Reader: A preface to a History of Audience.”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53(1992), pp. 47-70.
十三、心理史學
* 1.梁其姿,〈心態歷史〉,《史學評論》,第7期(1984年),頁75-97。
* 2.丁興祥、賴誠斌,〈心理傳記學的開展與應用─典範與方法〉,《應用心理研究》,第12期(2001
年冬),頁77-106。
* 3.趙俊芳,〈近年來史學界之於近代中國社會心理研究述評〉,《中國近代史》,1995年第6期。
* 4.李貞德,〈「笑疾」考——兼論中國中古醫者對喜樂的態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集刊》,第75本第1分(2004年3月),頁99-137。
5.Arkush, R. David. North Chinese Folk Materials and Popular Mentality, 1995. 中譯本:歐達偉
著,董曉萍譯,《中國民眾思想史論——二十世紀初~1949年華北地區的民間文獻及其思想
觀念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5年。
* 6.Burke, Peter. “Strength and Weakness of the History of Mentalities.” in Peter Burke, Varieties of
Cultural History, 1997, pp. 162-182.
* 7.Ikegami, Eiko. “ Emotions, ” Ulinka Rublack ed. A Concise Cornpanion to History,2011,pp, 333-353.
* 8.Stearns, Peter N. “History of Emotions : Issues of Change and Impact. ” in Michael Lewis, et al eds. Handbook of Emotions, 3rd ed, 2008,pp, 17-37.
十四、歷史與記憶
* 1.王明珂,〈史料的社會意義:事實、述事與展演〉,《近代中國》,第143期(2001年6月),
頁6-13。
* 2.景軍,〈社會記憶理論與中國問題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12期(1995年秋
季),頁41~51。
* 3.蕭阿勤,〈集體記憶理論的探討——解剖者、拯救者與一種民主觀點〉,《思與言》,第35卷
第1期(1997年3月),頁247-296。
4.《當代》,第91期(1993年11月),〈集體記憶專輯〉。
* 5.梁其姿,〈《三字經》裏歷史時間的問題〉,收於:黃應貴編,《時間、歷史與記憶》,台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9年,頁31-64。。
6.王成勉,〈清史中的洪承疇〉,收於王成勉編,《明清文化新論》,台北:文津,2000年,頁
477-499。
7.王汎森,〈清末的歷史記憶與國家建構——以章太炎為例〉,《思與言》,第34卷第3期(1996
年9月),頁1~18。
* 8.張鳴,〈戲曲文化視野中的義和團的意識走向〉,《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14期(1996
年春季),頁85~95。
9.徐冰,〈民國時期中日教科書糾紛考略〉,《日本學刊》,2001年第2,頁25-138。
* 10.孔凡嶺,〈略論南京政府首次紀念孔子誕辰活動〉,《濟南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
* 11.施正鋒,〈浩劫與認同的探討〉,收於:施正鋒,《族群與民族主義》,台北:前衛,1998
年,頁137-169。
* 12.王明珂,〈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第34卷第3
期(1996年9月),頁147~184。
13.王明珂,〈台灣與中國的歷史記憶與失憶〉,《歷史月刊》,第105期(1996),頁34-40。
* 14.任海,〈「中華民族主義」的話語與其對立話語〉,《當代》,第96期(1993年4月),頁94-111。
* 15.邱貴芬,〈塗抹當代女性二二八撰述圖像〉,《中外文學》,第27卷第1期(1998年6月),
頁9-25。
* 16.莊嘉玲,〈戰後臺灣作家小說中的戰爭經驗〉,《台灣人文》,第6期(2001年12月)。
* 17.朱元鴻,〈實用封建主義:集體記憶的敘事分析——以一九四九年後中國大陸為參考〉,《中
國社會學刊》,第16期(1992年12月),頁1-23。
* 18.Black, Jeremy .Using History, 2005,pp. 48-89.
19.Burke, Peter. “History as Social Memory.” in Peter Burke, Varieties of Cultural History, 1997,
pp. 43-59.
* 20.Chiasson, Blaine. “Chinese Savages and Chinese Saints : Russians and Chinese Remember and Forget the Boxer Uprising in 1920s China.” in Norman Smith and James Flath, eds. Beyond Suffering : Recounting War in Modern China, 2011,pp. 223-243.
21.Dell’Orto, Alessandro. Place and Spirit in Taiwan: Tudi Gong in the Stories, Strategies and
Memories of Everyday Life, 2002.
* 22.Hobsbawm, Eric, and Terrence Ranger, eds.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1983. 中譯本:陳思仁
等譯,《被發明的傳統》,台北:貓頭鷹,2002年,頁11-26,133-261。
23.Reed, Christopher A. “Re/Collecting and the Sources: Shanghai’s Dianshizhai Pictorial and Its
Role in the Citing/Siting of Historical Memories, 1884-1949”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Spring 2001).
* 25.Rosenfeld, Gavriel D. "A Looming Crash or a Soft Landing : Forecasting the Future of the
Memory'Industry'."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81(March 2009), pp.122~158.
* 26.Zarrow, Peter, “Memory and Identity in Modern Chinese Studies.”,「史學‧時代‧世變:
郭廷以與中國近代史研究」學術研討會,2004年。
十五、國家認同
1.中國民族主義網站 http://cio.ceu.hu
2.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1998年。
3.俞旦初,〈二十世紀初年的愛國主義史學思潮〉,收於:《愛國主義與中國近代史學》,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頁106-149。
* 4.沈松僑,〈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8
期(1997年12月),頁1-77。
5.汪林茂,〈清末第一面中國國旗的產生及其意義〉,《故宮文物月刊》,第10卷第7期(1992
年10月)。
* 6.王續添,〈民國時期的地方心理觀念論析〉,《史學月刊》,1999年第4期,頁54-60。
7.徐堅,〈追尋文化——二十世紀初的中國國家主義考古學〉,《漢學研究》,第18卷第1期(2000
年6月),頁291-306。
* 8.呂春盛,〈關於中國大陸學界「歷史上的中國」概念之討論〉,《台灣歷史學會通訊》,第3
期,網路版:http://www.gati.org.tw/articles/hisview.htm
* 9.葛兆光,〈重建「中國」的歷史論述〉,《二十一世紀》,第90期(2005年8月),頁90-103。
10.尹章義,〈「台灣意識」的形成與發展——歷史的觀點〉,收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台北:編者印行,1994年。
11.Joan Judge著,孫慧敏譯,〈改造國家——晚清的教科書與國民讀本〉,《新史學》,第12卷
第2期(2001年6月),頁1-38。
* 12.周婉窈,〈歷史的統合與建構——日本帝國圈內臺灣、朝鮮和滿洲的「國史」教育〉,《臺
灣史研究》,第10卷第1期(2003年),頁33-83。
13.張建成,〈政治與教育之間——論台灣地區的鄉土教育〉,收於: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推廣輔導組編,《鄉土史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1997
年,頁87-107。
14.盧建榮,《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台北:麥田,1999年。
15.廖炳惠,〈族群與民族主義〉,收於:施正鋒編,《台灣民族主義》,台北:前衛,1994年,
頁101-120。
16.陳奕麟,〈解讀中國性——論族群意識作為文化作為任同之曖昧不明〉,《台灣社會研究季
刊》,第33期(1999年3月),頁103-131。
* 17.潘光哲,〈「國父」形象的歷史形成〉,《第六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
北:國父紀念館,2003年,頁183-198。
* 18.張瑞德,〈紀念與政治——台海兩岸抗戰勝利五十週年紀念活動的比較〉,收於:《紀念七
七抗戰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史館,1998年,頁1075-1138。
19.黃進興,〈「聖賢」與「聖徒」:儒教從祀制與基督教封聖制的比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
言研究所集刊》,第71本第3分(2000年9月),頁509-561。
20.Anderson, Benedict.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1991. 中譯本: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台北:
時報文化,1999年。
* 21.Harrison, Henrietta. The Making of the Republican Citizen Political Ceremonies and Symbols in
China, 1911-1929, 2000. 讀何淑宜書評《近代中國》,第147期(2002年2月),頁190-197。
* 22.Harrison, Henrietta. “Newspapers and Nationalism in Rural China, 1890-1929.” Past and
Present 166 (2000), pp. 181-204.
23.Hobsbawm, Eric J.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1990.中譯本可參閱:李金梅譯,《民
族與民族主義》,台北:麥田,1997年。
* 24.Hobsbawm, Eric. “Mass-Producing Traditions: Europe, 1870-1914.” in Eric Hobsbawm and
Terence Ranger, eds.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1983, pp. 263-307. 中譯本可參閱:陳思仁等
譯,《被發明的傳統》,台北:貓頭鷹,2002年,頁329-380。
25.Munson, Todd. “Selling China: www.cuta.com and Cultural Nationalism.” Journal for
Multimedia History 2:1 (1999). 網路版: http://www.albany.edu/jmmh/
* 26.Perdue, Peter C. “Boundaries, Maps, and Movement: Chinese, Russian, and Mongolian Empires
in Early Modern Central Eurasia.” International History Review 20:2 (June 1998), pp. 263-286.
十六、族群與種族認同
* 1.李廣均,〈什麼是族群身份?——三種不同取徑的提出和討論〉,《社會文化學報》(國立中
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第9期(1999),頁67-94。
* 2.蒲慕州,〈古代中國、埃及與兩河流域對異族態度之比較研究〉,《漢學研究》,第17卷第2
期(1999年12月),頁137-168。
* 3.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1997年,頁19-60,375-427。
* 4.王鵬惠,〈漢人的異己想像與再現:明清時期滇黔類民族誌書寫的分析〉,《國立臺灣大學考
古人類學刊》,第58期(2002年6月),頁146-190。
* 5.何翠萍,〈從中國少數民族研究的幾個個案談「己」與「異己」的關係〉,收於:徐正光、
黃應貴主編,《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回顧與展望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9年,頁357-404。
* 6.彭文斌、湯芸、張原,〈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人類學界的中國西南研究〉,《西南民族大
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7年11月,頁9~16。
* 7.任海,〈博物館及其對台灣原住民文化的製造〉,《山海文化》,第1期(1993年),頁29-35。
8.謝世忠,《「山胞觀光」——當代山地文化展現的人類學詮釋》,台北:自立晚報,1994年。
* 9.———,〈族內異觀與類種族主義的族群關係——三種界定台灣漢人主體族群的論述〉,收
於:黃應貴、葉榮春編,《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王崧興先生紀念論文集》,台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7年,頁205-234。
* 10.王明珂,〈過去、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台灣的族群經驗〉,收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
究所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台北:編者印行,1994年,頁
249-274。
* 11.王明珂,〈論攀附——近代炎黃子孫國族建構的古代基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集刊》,第73本第3分(2002年9月),頁583-623。
* 12.劉曉原,〈中國的民族、邊疆問題及其領土屬性的近代轉型〉,收於:李小兵、田憲生編,
《西方史學前沿研究評析》,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年,頁1~23。
13.———,〈羌族婦女服飾:一個「民族化」過程的例子〉,《中央研究院歷史言研究所集
刊》,第69本第四期(1998年),頁841-885。
* 14.———,〈民族想像、族群意識與歷史——《認識台灣》教科書爭議風波的內容與脈絡分
析〉,《台灣史研究》,第8卷第2期(2001年12月),頁145-207。
* 15.趙剛,《小心國家族》,台北:唐山,1994年,頁97-137。
* 16.李廣鈞,〈社群、民族國家與集體記憶〉,《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第4期(1997年5月),
頁247-278。
17.張茂桂,〈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收於:張茂桂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
1993年。評論見趙剛,〈新的民族主義還是舊的?〉,《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1期(1996
年1月),頁1-72。
18.楊長鎮,〈民族工程學的客家論述〉,網路版:http://taup.yam.org.tw/PEOPLE/961116-3.htm
19.王明珂,〈台灣地區五十年來的中國西南民族史研究〉,收於:徐正光、黃應貴主編,《人
類學在台灣的發展——回顧與展望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9年,頁
281-317。
20.孔文吉,〈原住民與傳播媒介之批判——建構原住民自覺的反論述〉,收於:孔文吉,《忠
於原味——原住民媒體、文化與政治》,台北:前衛,2000年,頁67-112。
21.Crossley, Pamela K. “Thinking about Ethnic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Late Imperial China,
11:1 (1990), pp. 1-35.
22. Dikotter, Frank. The Discourse of Race in Modern China, 1992. 中譯本:楊立華譯:《近代中
國之種族觀念》,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
* 23.Hostetler, Laura. Qing Colonial Enterprise: Ethnography and Cartography in Early Modern
China, 2001, pp. 81-100.
24.Keevak, Michael. Becoming Yellow : A Short History of Racial Thinking, 2011.
* 25.Khan, Almaz. “Chingis Khan: From Imperial Ancestors to Ethnic Hero.” in Stevan Harrell, ed.
Cultural Encounters on China’s Ethnic Frontier, 1995, pp. 248-277.
* 26.Schein, Louisa. “Gender and Internal Orientalism.” Modern China 23:1 (1997), pp. 69-98.
27.Schoppa, R. Keith. Revolution and Its Past: Identities and Change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2nd ed., pp. 1-26.
十七、底層社會史
1.郭松義,〈中國社會史研究五十年〉,《中國史研究》,1999年第4期。
* 2.王心揚,〈美國新社會史的興起及其走向〉,《新史學》,第6卷第3期(1995年9月),頁
155-181。
* 3.徐賁,〈弱者的抵抗〉,燕南http://www.yannan.cn/homepage/xuben.htm。
4.王振寰,〈工人階級形成的分析——E. P. Thompson與新馬克斯主義〉,《台灣社會研究季
刊》,第2卷第3、4期(1989年秋、冬),頁147-174。
* 5.張瑞德,〈戰爭與工人文化——抗戰時期大後方工人的認同問題〉,收於:黃克武編,《軍事
組織與戰爭: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
年,頁243-273。
* 6.梁其姿,〈「貧窮」與「窮人」觀念在中國俗世社會中的歷史嬗變〉,收於:黃應貴編,《人
觀˙意義與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3年,頁129-162。
* 7.柯文(Paul A. Cohen),〈以人類學觀點看義和團〉,《二十一世紀》,第45期(1998年2月),
頁93-102。
* 8.劉健群,〈講聖諭是良好的社教〉,收於:劉健群,《艱困少年行》,台北:商務,1971年,
頁16-18。
* 9.李麗峰,〈近十年中國近代鄉村社會流動研究綜述〉,《山西大學學報》(哲社版),第24卷
第6期(2001年12月)。
* 10.趙鼎新,〈西方社會運動與革命理論發展之述評—站在中國角度思考〉,《社會學研究》,2005
年第1期,頁168-209。
* 11. 吳應銧,〈美國學者研究中國農民革命提出的一些問題〉,收於:曾一士編,《孫中山與中
國現代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父紀念館,2005年,頁209-218。
* 12.陳永發,〈從Ralph Thaxton的研究論抗日時期中共在太行山區及其附近的活動〉,《中央研
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3期(1984年6月)。
13.王國斌,《轉變的中國》,頁159-266。
* 14.Bianco, Lucien. Wretched Rebels : Rural Disturbances on the Eve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2009,pp. 190-200.
* 15.Bianco, Lucien. Peasants without the Party: Grass-roots Movements in Twenty-Century China,
2001. 讀陳耀煌書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2期(2003年12月),頁179-185。
16.Haar, Barendter. “Sources and Studies on Protest and Dissent in Pre-Modern China.”
http://sun.sino.uni-heidelberg.de/staff/bth/violence.htm
17.Han, Xiaorong. Chinese Discourses on the Peasants, 1900-1949, 2005.
18.Hobsbawm, Eric. Bandits, 1969. 中譯本可參閱:鄭明萱譯,《盜匪》,台北:麥田,1998年。
19.Hobsbawm, Eric. Primitive Rebels. 中譯本可參閱:《原始叛亂》,台北:麥田。
* 20.Hung, Ho-fung, Protes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Demonstrations, Riots, and Petitions in the Mid- Qing Dynasty, 2011,pp. 1-19, 168-193.
* 21.Little, Daniel. “Subaltern Studies and the Peasant World: The Case of China.”
http://www.personal.umd.umich.edu/~delittle/subalt 2.pdf
* 22.McQuaide, Shiling."Writing Chinese Labour History: Changes and Continuities in Labour
Historiography."Labour 61(Spring 2008).
* 23.Sharpe, Jim. “History from Below.” in Peter Burke, ed. New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Writing, second edition, 2001, pp. 25-42.中譯可參閱:陳建守譯,〈民眾史〉,收於:孫遜編,《都
市文化研究》,上海:三聯書店,2005年,頁180-195。
24.Tilly, Charles. Social Movements, 1768-2004, 2004, pp. 11-15.
十八、性與性別史
1.盧嘉琪,〈中國婦女史網站概述〉,《婦研縱橫》,第73期(2005年1月),頁66-73。
* 2.李貞德,〈婦女在家庭與社會中的角色——歐洲中古婦女史研究〉,《新史學》,第4卷第2
期(1993年),頁121-143。
* 3.俞秀娟,〈從婦女史和性別史的爭議談美國婦女史研究之發展〉,《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
第9期(2001年8月),頁207-234。
* 5.———,〈美國婦女史研究中的「母親角色」〉,《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1期(2003年
12月),頁189-214。
* 6.王德威,〈女性主義與西方漢學研究——從明清到當代的一些例證〉,《近代中國婦女史研
究》,第3期(1995年8月),頁163-168。
* 7.江文瑜、邱貴芬,〈查某儂嘛要抓狂——當代台語流行女歌的後殖民女性主義詮釋與批
判〉,《中外文學》,第26卷(1997年7月),頁23-47。
8.范揚,《陽剛的隳沉——從賈寶玉的男女觀談中國男子氣質的消長軌跡》,北京:國防文化,
1988。
9.Sandra Harding著,蔡麗玲譯,〈多元文化與後殖民世界中的女性主義科技研究〉,《當代》,
第172期(2001年12月),頁26-41。
10.陳昭如,〈創造性平等,抑或與父權共謀?——關於臺灣法律近代西方法化的女性主義考
察〉,《思與言》,第40卷第1期(2002年3月),頁283-246。
* 11.張盈堃,〈殘缺文本的還原——教科書性別知識的生產、審查與刪削〉,《婦女與兩性學刊》,
第12期(2001年6月),頁139-164。
12.Bray, Francesca. Technology and Gender: Fabrics of Power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997.可參
閱:連玲玲書評,《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6期(1998年8月),頁259-270。
13.Dikötter, Frank. Sex, Culture and Modernity in China: Medical Scie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exual Identities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1995.
* 14.Hershatter, Gail and Wang Cheng . “ Chinese History : A Useful Category of Gender Analysis . ”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13:5(Dec.2008),1404-1421.
* 15.Ko, Dorothy. “Gender,” in Ulinka Rublack ed. A Concise Companion to History, 2011,pp. 205-225.
* 16.Laqueur, Thomas. Making Sex: Body and Gender from the Greeks to Freud, 1990. 讀祝平一書
評,《新史學》,第7卷第4期(1996年),頁223-231。
17.Louie, Kam. Theorising Chinese Masculinity: Society and Gender in China, 2002.
18.Stearns, Peter N. Sexuality in World History,2009.
* 19.Teng, Jinhua Emma.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Women’ in the Western
Academy: A Critical Review.” Signs 22:1 (1996), pp. 115-151.
20.Women and Gender in Chinese Studies Network
http://wagnet.ox.ac.uk/
21.Yalom, Marilyn. A History of the Breast, 1998. 中譯本:何穎怡譯,《乳房的歷史》,台北:
先覺,2000年,頁1-9,139-185。
* 22.Zarrow, Peter. “The Real Chinese Man: Review Essay.”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1期(2003年12月),頁351-372。
十九、身體史
1.栗山茂久著,陳信宏譯,《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台北:究竟,2001年。
2.栗山茂久,〈身體觀與身體感——道教圖解和中國醫學的目光〉,《古今論衡》,第3期(1999
年12月),頁147-154。
3.楊儒賓,《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1993年。
4.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台北:聯經,2001年。
5.傅大為,《亞細亞的新身體:性別、醫療與近代台灣》,台北:群學,2005年。姚人多書評
見《台灣社會學》,第9期(2005年6月),頁205-214。
6. Bryer, Robin. The History of Hair, 2000. 中譯本:歐陽昱譯,《頭髮的歷史》,天津:百花文
藝出版社,2003年。
7.Elias, Norbert. The Civilizing Process: The History of Manners, 1968. 中譯本:王佩莉譯,《文
明的進程》,北京:三聯,1998年。
* 8.Ko, Dorothy. “Bondage in Time: Footbinding and Fashion Theory.” in Ray Chow, ed.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in the Age of Theory:Reimaging a Field, 2000, pp. 199-226.
9.Kudlick, Catherine J. “Disability History: Why We Need Another ‘Other’.”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08:3 (June 2003), pp. 763-793.
10.Stearns, Peter. Fat History : Bodies and Beauty in the Modern West, Second edition, 2012.
* 11.Wickberg, Daniel." What is the History of Sensibilities ? On Cultural Histories, Old and New. "
American Historcal Review (June 2007), pp.660~684.
二十、年齡
* 1.陳貞臻,〈西方兒童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阿利斯(Aries)及其批評〉,《新史學》,第15卷
第1期(2004年3月),頁167-188。
2.熊秉真,《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歷史》,台北:麥田,2000年。
* 3.唐君毅,〈六十年來中國青年精神之發展〉,《大學生活》,第2卷第5期(1955年9月),亦
可見唐君毅,《青年與學問》,台北:三民書局,1973,頁111-126。
* 4.章清,〈現代中國知識分子「代際意識」的萌芽及其意義〉,收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中國與世界》,2005年,第一卷,頁123-149。
5.高成鳶,《中華尊老文化探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6.謝東山,〈從異聲雜鳴到獨自編述——學院主義在臺灣美術的典律化過程〉,《思與言》,第
40卷第2期(2002年6月),頁39-90。
7.Kinney, Anne Behnke. Representations of Childhood and Youth in Early China, 2003.
8.Stearns, Peter N. Childhood in World History, 2010.
* 9.Townsend, Elizabeth. “Generations and Generational Conflict.” in Peter N. Stearns, ed. Encyclopedia of European Social History, 2001, vol. 4, pp. 231-240.
二十一、禮節與訓規
1.任聘,《中國民間禁忌》,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年。
2.郭錦桴,《中國女性禁忌》,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 3.甘懷真,〈魏晉時期的安靜觀念:兼論古代威儀觀的發展〉,《台大歷史學報》,第20期(1996
年11月)。
* 4.朱鴻林,〈二十世紀的明清鄉約研究〉,《歷史人類學學刊》,第2卷第1期 (2004年4月),
頁175-195。
5.李少岳,《民國時期的西式風俗文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 6.周婉窈,〈失落的道德世界——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臺灣公學校修身教育之研究〉,《臺灣史研
究》第8卷第2期(2001年12月),頁1-63。
* 7.孫隆基,〈論中國史之傅柯化——評馮客(Frank Dikotter)近作五種〉,《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
究所集刊》,第44期(2004年6月),頁155-168。馮客答覆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
刊》,第45期(2004年9月),頁195-198。
8.Barry, Jonathan. “Civility and Civic Culture in Early Modern England: The Meanings of Urban
Freedom.” in Peter Burke, et al. Civil Histories: Essays Presented to Sir Keith Thomas, 2000, pp.
181-196.
* 9.Wouters, Cas. “Manners.” in Peter N. Stearns, ed. Encyclopedia of European Social History,
2001, vol. 4, pp. 371-382.
二十二、旅行
* 1.廖炳惠,〈旅行、記憶與認同〉,《當代》,第175期(2002年3月),頁84-105。
2.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 3.史丹利(Nick Stanley),蕭競聰,〈再現中國文化——深圳中國民俗村述評〉,收於:陳清僑
編,《身分認同與公眾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年,頁265-283。
* 4.呂紹理,〈日治時期台灣旅遊活動與地理景象的建構〉,收於:黃克武編,《畫中有話:近代
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頁289-326。
* 5.邱淑雯,〈觀光意象的建構——夏威夷和加勒比海地區〉,《歷史月刊》,第202期 (2004年
11月),頁117-123。
* 6.Koser, Rudy. “What Ought to Be Seen”: Tourists’ Guidebooks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in Modern
German and Europ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33:3 (1998), pp. 323-340.
* 7.Teng, Emma J. Taiwan’s Imaged Geography: Chinese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
1683-1895, 2004. 讀張隆志書評,《中國文哲集刊》,第26期(2005年)。
8.Tian, Xiaofei. Visionary Journey : Travel Writings from Early Medieval to Nineteenth-Century China,2011.
二十三、圖像史
1.石守謙,〈對中國美術史研究中再現論述模式的省思〉,《人文學報》(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
第15期(1997年6月),頁1-29。
2.王正華,〈藝術史與文化史的交界:關於視覺文化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32期
(2001年9月),頁76-89。
3.———,〈傳統中國繪畫與政治權力——一個研究角度的思考〉,《新史學》,第8卷第3期
(1997年7月),頁161-214。
* 4.吳方正,〈晚清四十年上海視覺文化的幾個面向——以申報資料為主看圖像的機械複製〉,
《人文學報》(國立中央大學),第26期(2002年12月),頁49-93。
* 5.史文鴻,〈香港高級女性雜誌的圖像文化及意識型態〉,收於:吳俊雄、張志偉編,《閱讀香
港普及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1年,頁58-96。
* 6.高郁雅,〈從《良友畫報》封面女郎看近代上海的「摩登狗兒」(Modern Girl)〉,《國史館館
刊》,復刊第26期(1999年6月),頁57-96。
7.許綺玲,〈破鏡裡頭尋先祖?——談台灣家族相片的變途或再生〉,中國符號與台灣圖像學
術研討會論文,1999年12月。
* 8.張美陵,〈不見了的女性——攝影再現的「女性形象」〉,《近代中國》,第144期(2001年8月),
頁136-151。
* 9.周婉窈,〈寫實與規範之間──公學校國語讀本插畫中的台灣人形象〉,《台大歷史學報》,
第34期(2004年12月),頁87-147。
* 10.陳美芬,〈以蘇聯政治海報為文本解讀史達林個人崇拜的藝術體現〉,《俄羅斯學報》(政治
大學),第1期(2001年),頁147-170。
11.蕭湘文,《漫畫研究——傳播觀點的檢視》,台北:五南,2001年。
12.劉維開,〈台灣地區圖像史料的典藏與應用〉,兩岸資訊社會的史學與應用學術研討會論
文,2001年。
13.Burke, Peter, Eyewitnessing: The Use of Images as Historical Evidence, 2001, pp. 123-139.中譯
本:《圖像證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14.Denton, Kirk A. “Visual Arts.”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Resource Center.
http://mclc.osu.edu
15.Ebrey, Patricia B. “ A Visual Sourcebook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http://depts.washington.edu/chinaciv/
* 16.Elliott, Jane E. Some Did It for Civilisation; Some Did It for Their Country: A Revised View of
the Boxer War, 2002, chapter 3, “Pictures of War in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 pp. 109-238.
17.Formosan: Nineteenth Century Images”
http://web.read.edu/accademic/department/history/formosa/index.html.
二十四、地景
* 1.王健文,〈國家結構在空間上的體現〉,收於: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
及其正當性基礎》,台北:東大,1995年。
* 2.徐泓,〈傳統中國大學校園的空間規劃——明南京國子監〉,收於:《史學:傳承與變遷學術
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1998年),頁263-290。
* 3.王俊雄、孫全文、謝彥昌,〈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初期的《首都計劃》〉,《新史學》,第15卷
第1期(2004年3月),頁93-163。
* 4.林開世,〈風景的形成和文明的建立——十九世紀宜蘭的個案〉,《臺灣人類學刊》,第1卷
第2期(2003年12月),頁1-36。
* 5.戴寶村,〈玉山地景與臺灣認同的發展〉,收於:臺灣歷史學會編,《國家認同論文集》,台
北:稻鄉,2001年,頁123-144。
6.宋南萱,〈「台灣八景」從清代到日據時期之演變〉,未刊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研究
所,2000年。
7.夏鑄九,〈殖民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台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台灣社會研
究季刊》,第40期(2000年12月),頁47-82。
8.Dong, Madeleine Yue. Republican Beijing: The City and Its Histories, 2003.
9.Schama, Simon. Landscape and Memory, 1995.
10.Yeh, Wen-hsin, ed. Landscape, Culture, and Power in Chinese Society, 1998.
二十五、環境史
* 1.劉翠溶,〈環境與歷史〉,
http://bbs13.xilu.com/cgi-bin/bbs/view?forum=readthink&message=1286。
* 2.曾華壁,〈論環境史研究的源起、意義與迷思——以美國的論著為例之探討〉,《台大歷史學
報》,第23期(1999年6月),頁411-444。
3.約翰‧麥克尼爾(John R. McNeill),〈由世界透視中國環境史〉,收於:劉翠溶、伊懋可主編,
《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95年,頁39-66。
* 4.洪廣冀,〈林學、資本主義與邊區統治——日治時期林野調查與整理事業的再思考〉,《台灣
史研究》,第11卷第2期(2004年12月),頁77-144。
* 5.Elvin, Mark. “The Environmental Legacy of Imperial China.” China Quarterly 156 (1998), pp.
733-756.
* 6.Elvin, Mark. The Retreat of the Elephants: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China, 2004, pp.
454-471.
7.McNeill, William H. Plagues and People, 1979. 中譯本可參閱:楊玉齡譯,《瘟疫與人》,台北:
天下文化,1998年。
8.Mosley, Stephen. The Environment in World History, 2010.
* 9.Muscolino, Micah."Global Dimensions of Modern China's Environmental History. " World
History Connected 6:1(2009).http://worldhistoryconnected.press.uiuc.edu/6.1/muscolino.
10.Perdue, Peter. Exhausting the Earth: State and Peasant in Hunan, 1500-1850, 1987.
11.Schoppa, R. Keith. Xiang Lake: Nine Centuries of Chinese Life, 1989.
二十六、回顧與展望
* 1.王紹光,〈「接軌」還是「拿來」——政治學本土化的思考〉,收於:李陀、陳燕谷編,《視
界》,第5輯,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頁24-43。
* 2.趙鼎新,〈解釋傳統還是解讀傳統?──社會科學的認識基礎〉,收於:許紀霖、劉擎編,《麗
娃河畔論思想:華東師範大學思與文講座演講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頁208-212。
* 3.Averill, Stephen, “Some Recent Trends in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China and the ‘Non-Western’
World.” 中譯可參閱:吳喆、孫慧敏譯,〈中國與「非西方」世界的歷史研究之若干新趨勢〉,
《新史學》第11卷第3期。
4.Burke, Peter.“ Performing History: The Importance of Occasions.” Rethinking History, 9(2005),
pp. 35-52.
* 5.Crossley, Pamela Kyle. “The Historiography of Modern China.” in Michael Bentley, ed.
Companion to Historiography, 1997, pp. 641-658.
6.Dirlik, Arif. “Postmodernism and Chinese History.” in Q. Edward Wang and Georage G. Iggers, eds. Turning Points in Historiography: A Cross Cultural Perspective, 2002, pp. 287-324.中譯可參閱《中國學術》,第5輯。
* 7.Farquhar, Judith B. and James L. Hevia. “Culture and Postwar American Historiography of
China.” Positions, 1:2 (1993), pp. 486-525. 中譯本可參閱:馮珠娣、何偉亞,〈文化與戰後
美國的中國歷史學〉,《文史哲》,1996年第6期,頁10-17。
8.Fitzgerald, John. “In the Scales of History: Politics and Culture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and
further “Commentary”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24:2 (April 1999), pp. 1-67.
* 9.Huang, Philip. “The Paradigm Crisis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Modern China 17:3 (July
1991), pp.299-341. 中譯可參閱:黃宗智,〈中國研究的規範認識危機——社會經濟史中的悖
論現象〉,收於:黃宗智,《中國研究的規範認識危機》,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頁1-37。
* 10.Huang, Philip C. C. “Theory and the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Four Traps and A
Question.” Modern China 24:2 (April 1989), pp. 183-208. 中譯可參考:黃宗智,〈學術理論
與中國近現代史研究──四個陷阱和一個問題〉,《百年中國論壇》,http://china1840-1949/Forum/。
* 11Igger, Georg G. and Q. Edward Wang. A Global History of Modern Historiography,2008,pp. 387-394.
12.Jones, David Martin. The Image of China in Western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2001, pp.
1-33.
* 13.Lawrence, Jon. “Political History.” in Stefan Berger, Heiko Feldner and Kevin Passmore, eds.
Writing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 2003, pp. 183-202.
* 14.沙培德(Peter Zarrow)著,洪靜宜譯,〈西方學界研究中國近代史的最新動態〉,《漢學研究
通訊》,第22卷第4期(2003年11月),頁1-22。
參考書目
(師生應遵守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學生應遵守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點這裡看二手書資訊)
一、關鍵工具書
1.林鐵森主編,《中國歷史工具書大辭典》,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年。
2.馬文峰主編,《人文社會科學信息檢索》,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
3. Cole, James H.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Reference Works in
Chinese, Japanese, and Western Languages, 2004.
4. Elman, Benjamin, et al. Classical Historiography for Chinese History.
http://www.princeton.edu/~classbib/
5. Lewis, M.J. and Roger Lloyd-Jones. Using Computer in History : A Practical Guide to Data Presentation , Analysis and the Internet ,2010
6. Littrup, Leif. Reference Works for Chinese Studies.
http://staff.hum.ku.dk/littrup/studmat/Reference.
7. Wilkinson, Endymion. Chinese History: A Manual, revised and enlarged edition, 2000.
二、相關網站
* 1.《史學連線》,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2.教育部顧問室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改進計劃
http://hss.edu.tw/
* 3.文化研究論文資料庫
http://www.ncu.edu.tw/~eng/csa/
* 4.《歷史學網絡學術資源導航》,北京大學歷史系。
http://www.lib.pku.edu.cn/is/Navigation/History/frame.htm
* 5.《中國史學網》,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http://www.chinahis.com/index.jsp
* 6.中國博碩士論文全文資料庫
http://cnki.csis.com.tw:8080/id.jsp?id=325
* 7.中國社會科學院數字圖書館
http://dlib.cass.net.cn/
* 8.數位化論文典藏聯盟(Digital Dissertation Consortium)
http://www.sinica.edu.tw/~pqdd/
* 9.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簡稱PQDT)
* 10.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服務中心
http://www.usc.cuhk.edu.hk/uscgb.asp
* 11.拼音(Pinyin.info: A Guide to the Writing of Mandarin Chinese in Romanization)
http://pinyin.info/
* 12.Index of Resources for Historians
http://www.ukans.edu/history/VL/
* 13.Voices of the Shuttle: History
http://vos.ucsb.edu/index.asp/
* 14. H-Net Humanities OnLine
http://www.h-net.msu.edu/
* 15. H-Net Asia-Pacific Network
http://www2.h-net.msu.edu/~asia/
* 16.Chinese History Research Sit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http://orpheus.ucsd.edu/chinesehistory/index.html
* 17.China Bibliography-Collection of Resources
http://hua.umf.maine.edu/China/bibtxtz.html
* 18.Europen Center for Digital Resources in Chinese Studies
http://chinaresource.org/
* 19. Internet Guide for China Studies
Vienna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Austria
http://sun.sino.uni-heidelberg.de/igcs/
* 20.Historical Abstracts
* 21.The China WWW Vitual Library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Heidelberg University
http://sun.sino.uni-heidelberg.edu.de/igcs/index.html
* 22. U.S. and Canadian East Asian Studies Departments on the Web
http://www.Columbia.edu/cu/ealac/eadepts.html
* 23.Journal Storage: The Scholarly Journal Archive(簡稱Jstor)
http://www.jstor.org/
* 24. Agenda Asia: Asian Studies Conferences, Workshops and Seminars Online
http://iias.leidenuniv.nl/gateway/news/agasia/index.html
* 25.二手書店
孔夫子舊書網 http://www.kongfz.com
http://www.abebooks.com/
http://www.amazon.com/
http://www.bookfinder.com/
http://www.bibliofile.com/
三、史學理論
* 1.王晴佳、古偉瀛,《後現代與歷史學:中西比較》,台北:巨流,2000年。
2. 陳建守編,《史家的誕生─探討西方史學殿堂的十扇窗》,台北:時英,2008年。
* 3.周樑楷,〈舊史學向新史學的反撲——評論G. Himmelfarb和J. W. Scott的史學思想〉,《新史
學》,第1卷第2期(1990年6月),頁101-113。
* 4.夏伯嘉,〈戰後歐美史學發展趨勢〉,《新史學》,第3卷第2期(1992年6月),頁87-102。
* 5.蔣竹山,《新文化史與社會史的重新對話:二十一世紀西方史學發展的新方向》,會議論文,
2009。
6. Appleby, Joyce, Lynn Hunt and Margaret Jacob. Telling the Truth About History, 1994. 中譯
本:薛絢譯,《歷史的真像》,台北:正中書局,1995。
8.Peter Burke著,江政寬譯,《法國史學革命——年鑑學派(1929-89)》,台北:麥田出版公司,
1997年。
* 9.Burke, Peter. What Is Cultural History? 2008,中譯本::《什麼是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
10.Burke, Peter. History and Social Theory, 1992. 中譯本:江政寬譯,《歷史學與社會理論》,台
北:麥田,2002年。
11. Burke, Peter, ed. New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Writing, second edition, 2001.
12.Canadine, David, ed. What is History Now?, 2002.中譯本:《今日,何謂歷史?》,台北:立緒,
2008年。
13.Evans, Richard J. In Defense of History, 1999。中譯本:潘振泰譯,《為史學辯護》,台北:
巨流圖書,2003。
14.Jenkins, Keith. Rethinking History, 1991.中譯本:賈士蘅譯,《歷史的再思考》,台北:麥田,
1997。
15.Rublack, Ulinka, ed. A Concise Companion to History, 2011.
16.Stone, Lawrence, “The Revival of Narrative: Reflections on a New Old History.” in
Lawrence Stone,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Revisited, 1987, pp. 74-96. 中譯可參閱:古偉瀛
譯,〈歷史敘述的復興——對一種新的老歷史的反省〉,《歷史:理論與批評》,第2期(2001
年),頁19-46。
17.Wilson, Norman J. History in Crisis? Recent Directions in Historiography, second edition, 2004.
四、中國史研究趨勢
1. 礪波護、岸本美緒、山本正明合編,《中國歷史研究入門》,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
2006年。
2. 張海惠編,《北美中國學—研究概述與文獻資源》,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 3. 李弘祺,〈中國歷史與中國研究——漫談西方研究中國的方法及特色〉,《歷史月刊》,第4
期(1988年5月),頁28-35。
* 4. 司徒琳(Lynn Struve),〈近十年(1985-1995)來西方研究宋代至清代歷史的幾個熱門課題〉,
《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會刊》,第8期(1996年12月),頁89-96。
5. 黃宗智,《中國研究的規範認識危機》,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6. 黃宗智,〈三十年來美國研究中國近現代史(兼及明清史)的概況〉,《中國史研究動態》,1980
年第9期,頁1-16。
* 7. 王明珂,〈典範歷史與邊緣歷史——文獻、口述及其他〉,《國史館館刊》,復刊第29期(2000
年12月),頁11-12。
* 8. Averill, Stephen. “Some Recent Trends in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China and the ‘Non-Western’
World.” 中譯可參閱:吳喆、孫慧敏譯,〈中國與「非西方」世界的歷史研究之若干新趨勢〉,
《新史學》,第11卷第3期。
* 9. Cohen, Paul A.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Past,
1984.中譯本可參閱:林同奇譯,《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台北:
稻香,1991年;李榮泰等譯,《美國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台北:聯經,1991年。
* 10. 保羅‧柯文(Paul A. Cohen),〈變動中的中國歷史研究視角〉,權力與詮釋論壇:
http://ccms.ntu.edu.tw/~kan/power/news.htm。
* 11. Metzger, Thomas and Ramon H. Myers. “Sinological Shadow: The State of Modern Chinese
Studies in the U. S.” and further “Comment” in Amy Auerbacher, et al. eds.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Chinese Studies, 1983, pp. 14-50. 中譯本可參閱:《食貨》,復刊第
11卷第10期,頁28-41;第10卷第11期,頁37-51。
* 12. 沙培德(Peter Zarrow)著,洪靜宜譯,〈西方學界研究中國近代史的最新動向〉,《漢學研究
通訊》,第22卷第4期(2003年11月),頁1-12。
* 13. 陳君靜,〈二十世紀七○年代以來美國的中國地方史研究〉,《中國史研究動態》,2003年
第2期,頁23-84。
* 14.歐力德(Mark C. Elliott), 〈滿文檔案與新清史〉,《故宮學術季刊》,第24卷第2期(2006
年冬季),頁1-18。
15. Dirlik, Arif. “Postmodernism and Chinese History.” in Q. Edward Wang and Georg G. Iggers,
eds. Turning Points in Historiography: A Cross Cultural Perspective, 2002, pp. 287-324.
五、發展理論
1.劉小楓,《現代化社會理論——現代性與現代中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
* 2.龐建國,《國家發展理論——兼論台灣發展經驗》,台北:巨流,1993年,第2-5章。
* 3.鄭為元,〈發展型「國家」或發展型「理論」的終結?〉,《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4期(1999
年6月),頁1-68。
4.黃瑞祺,〈現代或後現代——紀登斯論現代性〉,《東吳社會學報》,第6期(1997年),頁
287-311。
* 5.瞿宛文,〈台灣經濟奇蹟的中國背景:超克分斷體到經濟史的盲點〉,《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74期(2009年6月),頁49~94。
* 6.Gilman, Nils, Mandarins of the Future : Modernization Theory in Cold War America 2003, pp.1-23.
7. Rozman, Gilbert, ed.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1981.中譯本可參閱:《中國的現代化》,南
京:江蘇人民,1988年。
* 7. Wu, Yongping. “Rethinking the Taiwanese Developmental State.” China Quarterly 177 (March
2004), pp. 91-114
六、資本主義
* 1.王國斌,〈西方學界對近代中國經濟史的研究趨勢——中國近代經濟的發展問題〉,《國史館
館刊》,復刊第20期(1996年6月),頁7-12。
* 2.王國斌著,李伯重、連玲玲譯,《轉變的中國——歷史變遷與歐洲經驗的局限》,南京:江
蘇人民,1998年,頁1-80。
3.黃仁宇,《資本主義與廿一世紀》,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年,第1、8章。
* 4.黃仁宇,〈從《三言》看晚明商人〉,〈我對資本主義的認識〉,收於:黃仁宇,《放寬歷史的
視界》,台北:允晨文化,1988年,頁1-32,93-139。
* 5. 林毅夫,〈李約瑟之謎、韋伯疑問何中國的奇蹟─自宋以來的長期經濟發展〉,《北京大學
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4卷第4期(2007年7月),頁5。
* 6.趙紅軍,〈李約瑟之迷:經濟學家應該接舊解還是新解?〉,《經濟學(季刊)》,第8卷第4期(2009
年7月),頁1615—1646。
* 7.石錦,〈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研究理論的評介〉,收於:石錦,《中國近代社會研究》,台
北:李敖出版社,1990年,頁101-137。
* 8.高王凌,〈十八世紀,二十世紀的先聲〉,《史林》,2006年第5期,頁100~114。
9.劉小楓,《現代化社會理論——現代性與現代中國》,1996年,頁73-81。
10.余英時,《中國近世家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台北:聯經,1987年
* 11.葛兆光,〈道教與中國民間倫理——以道教戒律與善書為中心的考察〉,《中國社會科學季
刊》,1994年春季號。
* 12.葛兆光,〈佛教倫理與中國民間生活——關於一個韋伯式問題的討論〉,《學人》第8輯。〝〝〝〝〝★
* 13.宋光宇,〈明清家訓所蘊含的成就評價與經濟倫理〉,《漢學研究》,第七卷第1期(1989年),
頁195-214。
* 14.王宏仁,〈家族或是企業?——社會價值與市場原理的矛盾衝突〉,收於:張維安編,《台
灣的企業組織結構與競爭力》,台北:聯經,2001年,頁297-312。
* 15.廖赤陽、劉宏,〈網絡、國家與亞洲地序:華人研究之批判性反思〉,《華僑華人歷史
研究》,2008年第1期,頁1~11。
* 16.Ahlstrom, David and Linda C. Wang, “Entrepreneurial Capitalism in East Asia : How History Matters.” in Hans Landstrom , et al .eds. Historical Foundations of Enterpreneurship Research,2010.pp.406-428
* 17.Cochran, Sherman,“Chinese and Overseas Chinese Business History : Three Challenges to the State to the State of the Field .”in Medha Kudaisya and Ng Chin-Keong, eds. Chinese and Indian Business : Historical Antecedents, 2009,pp.11-30
* 18. Faure, David.“ Beyond Networking : An Institutional View of Chinese Business. ”in Medha Kudaisya and Ng Chin-Keong, eds. Chinese and Indian Business : Historical Antecedents, 2009,pp.31-60.
* 19. Goody, Jack. Renaissances :The One or the Many , 2010, pp. 198-240.
20. Hamilton, Gary. “Why No Capitalism in China? Negative Question in Historical Comparative
Research.” in Andreas E. Buss, ed. Max Weber in Asian Studies, 1985, pp. 65-89. 中譯可參
閱:韓格理,〈何以中國無資本主義?——歷史與比較研究中的反面問題〉,收於:韓格理,
《中國社會與經濟》,台北:聯經,1990年,頁227-267。
* 21. Landes, David S.〈為什麼是歐洲和西方,而不是中國?〉,《開放時代》,2008年第3期,
頁36~50。
* 22. Perdue, Peter C. “Constructing Chinese Property Rights: East and West.” in Huri Islamoglu,
ed. Constituting Modernity: Private Property in the East and West, 2004, pp. 35-68.
* 23. Pomeranz, Kenneth.“ Commerce, ”in Ulinka Rublack, ed. A Concise Companion to History, 2011,pp.105-128.
七、帝國主義
* 1.王銘銘,〈殖民主義、民族主義與文化變遷〉、<東方學的再表述>,收於:王銘銘,《想像
的異邦——社會與文化人類學散論》,上海:上海人民,1998年,頁197-220,327-343。
* 2.劉禾,〈理論與歷史,東方與西方〉,《讀書》,1996年第8期,頁3-11。
* 3.石之瑜,〈歐美後殖民理論眼中的國際關係與國家認同〉,《美歐月刊》,第10卷3期(1995
年3月),頁112-126。
* 4.林載爵,〈中國近代史的另一種敘述方式——後殖民理論述與後現代主義影響下的中國近代
史教學〉,收於張玉法、林能士主編,《近代史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近代史學會,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1997年,頁1-14。
* 5.張瑞德,〈想像中國——倫敦所見古董明信片的圖像分析〉,收於:張啟雄編,《二十世紀的
中國與世界論文選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頁805-830。
* 6.張隆志,〈殖民現代性分析與台灣近代史研究〉,收於:若林正丈、吳密察編,《跨界的台灣
史研究-與東亞史交錯》台北:播種者,2004年,頁133-160。
7.丘延亮,〈日本殖民地人類學「台灣研究」的重讀與再評價〉,《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8期
(1997年),頁145-174。
* 8.岩淵功一著,李梅侣等譯,〈共犯的異國情調——日本與它的他者〉,收於;香港嶺南學院
翻譯系文化/社會研究譯叢編委員會譯,《解殖與民族主義》,香港:牛津大學出社,1998
年,頁191-329。
* 9.胡家瑜,〈博覽會與台灣原住民:殖民時期的展示政治與「他者」意像〉,《考古人類學刊》,
第62期。
* 10.陳奕麟,〈論東方人的東方論——從戰後台灣傳統文化的建構看現代國家的吊詭〉,《當
代》,第108期(1995年4月),頁86-99;第109期(1995年5月),頁106-118。
11.陳光興,〈帝國之眼——「次」帝國與國族——國家的文化想像〉,《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17期(1994年7月),頁149-222。
* 12. 李丁讚,〈「邊緣帝國」——香港、好萊塢和(殖民)日本三地電影對台灣擴張之比較研究〉,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1期(1996年1月),頁141-170。
13. Barlow, Tani E. “Colonialism’s Career in Postwar China Studies.” in Tani E. Barlow, ed.
Formations of Colonial Modernity in East Asia, 1997, pp. 373-411.
14. Dirlik, Arif. “Chinese History and the Question of Orientalism.” History and Theory, 35:4
(Dec.1996).中譯可參閱:德力克,〈中國歷史與東方主義的問題〉,收於:魏格林、施奈德
主編,《中國史學史研討會:從比較觀點出發論文集》,台北:稻鄉,1999年,頁113-149。
* 15. Duara, Prasenjit. Sovereignty and Authenticity: Manchukuo and the East Asian Modern, 2003.
讀陳永發、沙培德書評,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4期(2004年6月),頁
177-194。
* 16.Grew, Raymond .“Finding Frontiers in Historical research on Globalization.”in Ino Rossi, ed. Frontiers of Globalization Research :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2007,pp 271-286.
17. Hevia, James. “The Archive State and the Fear of Pollution: From the Opium Wars to
Fu-Manchu.“ Cultural Studies 12:2 (1998), pp. 234-264. 中譯可參閱;何偉亞著,何鯉譯,〈檔
案帝國與污染恐怖——從鴉片戰爭至傅滿楚〉,《視界》,第1輯(2000年),頁85-109。
* 18.Howe, Stephen . “New Imperial Histories. ” in Stephen Howe, ed. The New Imperial Histories Reader, 2010, pp. 1-20.
* 19.Hung, H. “Orientalist Knowledge and Social Theories : China and the European Conception of East-West Differences from 1600 to 1900 .” Sociological Theory 21:3 (2003),pp. 254-280.
20. Lo, Ming-cheng M. Doctors within Borders: Profession, Ethnicity, and Modernity in Colonial
Taiwan, 2002. 讀姚多人書評,《臺灣社會學》,第4期,(2002年12月),頁252-257;作者
答覆見《臺灣社會學》,第5期(2003年6月),頁262-268。
* 21.Perdue, Peter C. "China and Other Colonial Empires."
Journal of American-East Asian Relations 16:1(Spring 2009).
22. Said, Edward. Orientalism, 1978. 中譯本:王志弘等譯,《東方主義》,台北:立緒,1999
年。
23. Said, Edward.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1993. 中譯本: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台北:
立緒,2001年。
* 24. Young, Louise. Japan’s Total Empire: Manchuria and the Culture of Wartime Imperialism,
1998. 讀蔡慧玉書評:《中國現代史書評選輯》,第23輯,頁377-392。
八、國家與社會
* 1.陳永明,〈公共空間及公民社會——北美中國社會史的辯論〉,《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
20期(1995年第4期),頁57-73。
* 2.余英時,〈民間社會與中國傳統〉,《中國時報》,1992年6月10日-12日。
* 3.楊聯陞著,段昌國譯,〈傳統中國政府對城市商人之統制〉,《幼獅月刊》,第39卷第3期(1974
年3月),頁20-29。
* 4.陳弱水,〈傳統心靈中的社會觀:以童蒙書、家訓、善書為觀察對象〉,收於:李丁讚編,《公
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2004年,頁63-109。
* 5.王汎森,〈近代中國私人領域的政治化〉,《當代》,第125期(1998年1月),頁110-129。
* 6.沈松僑,〈國權與民權——晚清的「國民」論述(1895-1911)〉,《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集刊》第73本第4分(2002年12月),頁685-733。
* 7.楊念群,〈近代中國研究中的『市民社會』——方法與限度〉,《二十一世紀》,第32期(1995
年12月),頁29-38。
* 8.陳弱水,〈華人社會文化現代化的幾點省思〉,《當代》,第101期(1994年9月),頁46-63。
9.顧昕,〈當代中國有無公民社會與公共空間?——評西方學者有關論述〉,《當代中國研
究》,第43期(1994年第4期),頁57-73。
10.丁仁方,《威權統合主義——理論、發展與轉型》,台北:時英,1999年。
* 11.徐振國,〈從威權論、統合論到新國家論的轉折和檢討〉,《理論與政策》,第14卷第2期(2000
年7月),頁1-27。
* 12.王振寰、錢永祥,〈邁向新國家?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20期(1995年)。
* 13.李略,〈市民社會與社團主義——國家與社會關係分析模式〉,《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
第25期(1999年春季),頁133-142。
14.吳嘉苓,〈醫療專業、性別與國家——台灣助產士興衰的社會學分析〉,《台灣社會學研
究》,第4期(2000年7月),頁191-268。
* 15.尤陳復,〈「新法律史」如何可能─美國的中國法律史研究新動向及其啟示〉,《開放時代》。
* 16.Berger, Peter. A Social History of Knowledge, 2000, pp. 116-148.中譯可參閱;賈士蘅譯,《知
識社會史》,台北:麥田,2003年,頁193-241。
17.Bergere, Marie-Claire. “Civil Society and Urban Change in Republican China.” China
Quarterly 150 (June 1997).
18.Briggs, Asa and Peter Burke.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Media: From Gutenberg to the Internet,
2002, Chapter 3, “The Media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Early Modern Europe.” pp. 74-105.
中譯可參閱:李明穎等譯,《大眾傳播史》,臺北:韋伯文化,2004年。
* 19.Clark, Christopher. “ Power, “ in Ulinka Rublack ed. A Concise Companion to History, 2011,pp. 131-154.
20.Liu, Haiyan and Kristin Stapleton, "Chinese Urban History: State of rhe Field." China
Information 20:3(2006), pp.291~427.
* 21.McCulloch, Gary. The Struggle for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 2011, pp. 83-97.
* 22.Rosenthal, Jean-Laurent and R. Bing Wong, Before and Beyond Divergence : 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Change in China and Europe, 2011, pp. 208-227.
* 23.Strand, David. “Civil Society and Public Sphere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in Roger V. Des
Forges, Luo Ning, and Wu Yen-bo, ed. Chinese Democracy and the Crisis of 1989, 1993, pp.
53-85.
* 24.Tsin, Michael, “Rethinking ‘State and Society’ in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 “ Berliner China- Hefte / Chinese History and Society 35(2009),pp, 20-32.
25.Wong, R. Bin. China Transformed: Historical Change and the Limits of European Experience, 1997, pp. 71-104. 中譯可參閱:王國斌,《轉變的中國》,頁81-158。
九、日常生活史
* 1.彭衛,〈近五十年中國古代社會生活史研究述評〉,《中國史學》(日本),第6期(1996年),
頁69-80。
* 2.連玲玲,〈典範抑危機?「日常生活」在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應用及其問題〉,《新史學》,第
17卷第4期(2006年12月),頁255~281。
* 3.李玉瑛,〈婦女史、性別與消費文化研究〉,《近代中國》,第144期(2001年8月),頁105-115。
4.王崇名,〈從「階級態度」到「個人品味」的轉換——伊利亞斯與布狄厄論西方日常生活特
質之比較〉,《思與言》,第33卷第4期(1995年12月),頁171-192。
5. Elias, Norbert. The Civilizing Process, 2 vol, 1981-2. 中譯本可參閱:王佩莉譯,《文明的進
程——文明的社會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北京:三聯書局,1998年。
* 6.楊聯陞,〈帝制中國的作息時間表〉,收於:楊聯陞,《國史探微》,台北:聯經,1983年,
頁61-90。
* 7.吳蕙芳,〈新社會史研究:民間日用類書的應用與展望〉,《政大史粹》,第2期(2000年6月),
頁1-16。
8.王爾敏,《明清時代庶民生活》,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
* 9.王汎森,〈五四運動與生活世界的變化〉,《二十一世紀》,第113期(2009年6月),頁44~54。
10.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台北:遠流,1998年。
11.熊志沖,《娛樂文化》,成都:巴蜀書社,1990年。
* 12.范行準,《中國預防醫學思想史》,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5年,頁40-91。
* 13. Appuhn, Karl. “Microhistory.” in Peter N. Stearns, ed. Encyclopedia of European Social
History, 2001, vol. 1, pp. 105-112.
14. Braudel, Fernand. The Structures of Everyday Life, 1981. 中譯本:顧良、施康強譯,《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第1卷《日常生活的結構:可能和不可能》,北京:三聯書店,1992年。
* 15. Cross, Gary. A Social History of Leisure Since 1600, 1990, pp. 7-23.
* 16. Gregory, Brad S. “Review Essay: Is Small Beautiful? Micro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Everyday Life.” History and Theory 38(1999), pp. 100-110.
17. Hansson, Andres, et al. eds. The Chinese at Play: Festivals, Games and Leisure, 2001.
18. Iggers, Georg G. Historiograph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from Scientific Objectivity to the
Postmodern Challenge, 1997, chapter 9, “From Macro- to Microhistory: the History of
Everyday Life.” pp. 101-117. 中譯可參閱:楊豫譯,《二十世紀的史學》,臺北:昭明出版
社,2003年,第9章。
19. Lu, Hanchao.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nsignificant: Reconstructing the Daily Lives of the
Common People of China.” 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1:1 (March 2003), pp. 144-158.
* 20. Perrot, Michelle, ed. A History of Private Life, vol. 4, 1990, pp. 457-547.
* 21. Smith, Virginia. “ Cleanliness.” in Peter N. Stearns, ed. Encyclopedia of European Social
History, 2001, vol. 5, pp. 343-353.
22. Stearns, Peter N. ed. A Day in the Life: Studying Daily Life through History, 2005.
* 23. Storey, John,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1999, pp. 1-35. 中譯可參閱:張君玫
譯,《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2002年,第1章,〈從歷史看消費〉,頁1-23。
* 24. van Daalen, Rineke. “Domestic Interiors.” in Peter N. Stearns, ed. Encyclopedia of European
Social History, 2001, vol. 5, pp. 471-482.
十、物質文化
* 1.巫仁恕,〈明清消費文化研究的新取徑與新問題,《新史學》,第17卷第4期(2006年12月),
頁217~252。
2.尚國華、芮謙,〈影響紫禁城宮殿與家具陳設的因素〉,《歷史月刊》,第161期(2001年6月),
頁4-10。
3.陳元朋,〈荔枝的歷史〉,《新史學》,第14卷第2期(2003年6月),頁111-176。
4.陳熙遠,〈從馬吊到馬將─小玩意與大傳統交織的一般歷史因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
究所集刊》,第80本,第1分(2009年3月),頁137~194。
5.Adshead, S. A. M. Material Culture in Europe and China, 1400-1800, 1997.
6.Clunas, Craig. Superfluous Things: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Status in Early Modern China,
1991, pp. 141-173.
7.Kieschnick, John. The Impact of Buddhism on Chinese Material Culture, 2003. 中文摘要見《中
央研究院學術諮詢總會通訊》,第13卷第2期 (2005年2月),頁16-19。
* 8.Newman, R. S. “Orientalism for Kids: Postage Stamps and ‘Creating’ South Asia. “Journal of
Developing Societies 5:1 (1989), pp. 70-82.
9.Art & Material Culture of China
http://www.let.leidenuniv.nl/moore/amcc/
十一、通俗文化
* 1.劉增貴,〈中國禮俗史研究的一些問題〉,收於:劉增貴主編,《法制與禮俗》,台北:中央
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2年,頁157-203。
* 2.張志偉,〈普及文化研究簡述〉,收於吳俊雄、張志偉編,《閱讀香港普及文化》,香港:牛
津大學出版社,頁69-85。
* 3.葛兆光,〈「唐宋」抑或「宋明」——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視域變化的意義〉,《歷史研究》,
2004年第1期,頁18-32。
* 4.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新史學》,第14卷第4期(2003年12月),
頁177-191。
* 5.余英時,〈談「天帝君親師」的起源〉、〈儒家思想與日常人生〉,收於:余英時,《現代儒學
論》,1996年,頁97-101。
* 6.宋光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有關中國與台灣善書的研究及其展望〉,《台北文獻》,
第111期(1995年),頁25-58。
7張珣,〈祭祀圈研究的反省與後祭祀圈時代的來臨〉,《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58期
(2002年6月),頁78-106。
* 8李孝悌,〈中國傳統士庶文化的關係看二十世紀的新動向〉,《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
刊》,第19期(1990年),頁299-339。
* 9李孝悌,〈十七世紀以來士大夫與民眾——研究回顧〉,《新史學》,第4卷第4期(1993年
12月),頁97-139。
10王笛,〈大眾文化研究與近代中國社會——對近年美國有關研究的述評〉,《歷史研究》,1999
年第5期,頁174-186。
* 11.張榮華,〈文化史研究中的大、小傳統關係論〉,《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期,
頁73~82。
* 12.黃建良,《中國相術與命學探源》,北京:新華出版社,1993年,頁1-50,254-288。
* 13.張哲嘉,〈明清星命書中的女命〉,收於:游鑑明編,《無聲之聲(Ⅱ):近代中國的婦女與社
會(1600-1950)》,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頁25-51。
* 14.梁其姿,〈醫療史與中國「現代性」問題〉,《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8輯(2007),頁1~18。
* 15.Bell, Catherine. “Religion and Chinese Culture: Toward an Assessment of ‘Popular Religion’.”
History of Religions, 29:1 (1989), pp. 35-57.
* 16.Booth, Douglas. The Field: Truth and Fiction in Sport History, 2005, pp. 5-24.
17.Bremmer, Jan and Herman Roodenburg, eds. A Cultural History of Humor: From Antiguity to
the Present Day, 1997. 中譯本:北塔等譯,《搞笑——幽默文化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
版社,2001年。
* 18.Frolich, Hajo and Mathias Heinrich.“China--a Network Society ? The Network Concept in Research on Chinese History and Society .” Berliner China-Hefte/ Chinese History and Society 35(2009)pp, 3-19.
* 19.Wallace, Mike. “Mickey Mouse History: Portraying the Past of Disney World.” in Mike
Wallace, Mickey Mouse History and Other Essays on American Memory, 1996.
十二、閱讀史
1.王余光、徐雁編,《中國讀書大辭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2.鄭士德,《中國圖書發行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3.張志強、潘文年,〈二十世紀中國書史研究回顧〉,《漢學研究通訊》,第22卷第4期(2003
年11月),頁235-47。
* 4.劉復,〈中國之下等小說〉,收於:《中國新文學大系》,第2集(上海:良友圖書,1935年),
頁358-376。
* 5. 徐雁平,〈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國學推薦書目及其文化解讀〉,《學術研究》,2000年第10
期,頁100-106。
* 6. 余敏玲,〈蘇聯英雄保爾.柯察金到中國〉,《新史學》,第12卷第4期(2001年12月),頁
25-74。
7. 廖炳惠,〈打開帝國藏書——文化記憶、殖民現代、感性知識〉,《中外文學》第33卷第7
期 (2004年),頁57-76。
* 8. Burke, Peter. A Social History of Knowledge, 2000, pp.149-196. 中譯可參閱:賈士蘅譯,《知
識社會史》,台北:麥田,2003年,頁243-323。
* 9. Darnton, Robert. “History of Reading.” in Peter Burke, ed. New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Writing, second edition, 2001, pp. 157-186.中譯可參閱:陳亮孜譯,〈閱讀的歷史〉,《新史學》
(鄭州),第4輯(2005年7月),頁100-121。
10. Manguel, Alberto. A History of Reading, 1997. 中譯本:吳昌杰譯,《閱讀史》,北京:商務
印書館,2002年。
11. Rawski, Evelyn Sakakida. Education and Popular Literacy in Ch’ing China, 1979.
* 12. Rose, J. “Re-reading the English Common Reader: A preface to a History of Audience.”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53(1992), pp. 47-70.
十三、心理史學
* 1.梁其姿,〈心態歷史〉,《史學評論》,第7期(1984年),頁75-97。
* 2.丁興祥、賴誠斌,〈心理傳記學的開展與應用─典範與方法〉,《應用心理研究》,第12期(2001
年冬),頁77-106。
* 3.趙俊芳,〈近年來史學界之於近代中國社會心理研究述評〉,《中國近代史》,1995年第6期。
* 4.李貞德,〈「笑疾」考——兼論中國中古醫者對喜樂的態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集刊》,第75本第1分(2004年3月),頁99-137。
5.Arkush, R. David. North Chinese Folk Materials and Popular Mentality, 1995. 中譯本:歐達偉
著,董曉萍譯,《中國民眾思想史論——二十世紀初~1949年華北地區的民間文獻及其思想
觀念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5年。
* 6.Burke, Peter. “Strength and Weakness of the History of Mentalities.” in Peter Burke, Varieties of
Cultural History, 1997, pp. 162-182.
* 7.Ikegami, Eiko. “ Emotions, ” Ulinka Rublack ed. A Concise Cornpanion to History,2011,pp, 333-353.
* 8.Stearns, Peter N. “History of Emotions : Issues of Change and Impact. ” in Michael Lewis, et al eds. Handbook of Emotions, 3rd ed, 2008,pp, 17-37.
十四、歷史與記憶
* 1.王明珂,〈史料的社會意義:事實、述事與展演〉,《近代中國》,第143期(2001年6月),
頁6-13。
* 2.景軍,〈社會記憶理論與中國問題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12期(1995年秋
季),頁41~51。
* 3.蕭阿勤,〈集體記憶理論的探討——解剖者、拯救者與一種民主觀點〉,《思與言》,第35卷
第1期(1997年3月),頁247-296。
4.《當代》,第91期(1993年11月),〈集體記憶專輯〉。
* 5.梁其姿,〈《三字經》裏歷史時間的問題〉,收於:黃應貴編,《時間、歷史與記憶》,台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9年,頁31-64。。
6.王成勉,〈清史中的洪承疇〉,收於王成勉編,《明清文化新論》,台北:文津,2000年,頁
477-499。
7.王汎森,〈清末的歷史記憶與國家建構——以章太炎為例〉,《思與言》,第34卷第3期(1996
年9月),頁1~18。
* 8.張鳴,〈戲曲文化視野中的義和團的意識走向〉,《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14期(1996
年春季),頁85~95。
9.徐冰,〈民國時期中日教科書糾紛考略〉,《日本學刊》,2001年第2,頁25-138。
* 10.孔凡嶺,〈略論南京政府首次紀念孔子誕辰活動〉,《濟南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
* 11.施正鋒,〈浩劫與認同的探討〉,收於:施正鋒,《族群與民族主義》,台北:前衛,1998
年,頁137-169。
* 12.王明珂,〈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第34卷第3
期(1996年9月),頁147~184。
13.王明珂,〈台灣與中國的歷史記憶與失憶〉,《歷史月刊》,第105期(1996),頁34-40。
* 14.任海,〈「中華民族主義」的話語與其對立話語〉,《當代》,第96期(1993年4月),頁94-111。
* 15.邱貴芬,〈塗抹當代女性二二八撰述圖像〉,《中外文學》,第27卷第1期(1998年6月),
頁9-25。
* 16.莊嘉玲,〈戰後臺灣作家小說中的戰爭經驗〉,《台灣人文》,第6期(2001年12月)。
* 17.朱元鴻,〈實用封建主義:集體記憶的敘事分析——以一九四九年後中國大陸為參考〉,《中
國社會學刊》,第16期(1992年12月),頁1-23。
* 18.Black, Jeremy .Using History, 2005,pp. 48-89.
19.Burke, Peter. “History as Social Memory.” in Peter Burke, Varieties of Cultural History, 1997,
pp. 43-59.
* 20.Chiasson, Blaine. “Chinese Savages and Chinese Saints : Russians and Chinese Remember and Forget the Boxer Uprising in 1920s China.” in Norman Smith and James Flath, eds. Beyond Suffering : Recounting War in Modern China, 2011,pp. 223-243.
21.Dell’Orto, Alessandro. Place and Spirit in Taiwan: Tudi Gong in the Stories, Strategies and
Memories of Everyday Life, 2002.
* 22.Hobsbawm, Eric, and Terrence Ranger, eds.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1983. 中譯本:陳思仁
等譯,《被發明的傳統》,台北:貓頭鷹,2002年,頁11-26,133-261。
23.Reed, Christopher A. “Re/Collecting and the Sources: Shanghai’s Dianshizhai Pictorial and Its
Role in the Citing/Siting of Historical Memories, 1884-1949”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Spring 2001).
* 25.Rosenfeld, Gavriel D. "A Looming Crash or a Soft Landing : Forecasting the Future of the
Memory'Industry'."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81(March 2009), pp.122~158.
* 26.Zarrow, Peter, “Memory and Identity in Modern Chinese Studies.”,「史學‧時代‧世變:
郭廷以與中國近代史研究」學術研討會,2004年。
十五、國家認同
1.中國民族主義網站 http://cio.ceu.hu
2.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1998年。
3.俞旦初,〈二十世紀初年的愛國主義史學思潮〉,收於:《愛國主義與中國近代史學》,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頁106-149。
* 4.沈松僑,〈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8
期(1997年12月),頁1-77。
5.汪林茂,〈清末第一面中國國旗的產生及其意義〉,《故宮文物月刊》,第10卷第7期(1992
年10月)。
* 6.王續添,〈民國時期的地方心理觀念論析〉,《史學月刊》,1999年第4期,頁54-60。
7.徐堅,〈追尋文化——二十世紀初的中國國家主義考古學〉,《漢學研究》,第18卷第1期(2000
年6月),頁291-306。
* 8.呂春盛,〈關於中國大陸學界「歷史上的中國」概念之討論〉,《台灣歷史學會通訊》,第3
期,網路版:http://www.gati.org.tw/articles/hisview.htm
* 9.葛兆光,〈重建「中國」的歷史論述〉,《二十一世紀》,第90期(2005年8月),頁90-103。
10.尹章義,〈「台灣意識」的形成與發展——歷史的觀點〉,收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台北:編者印行,1994年。
11.Joan Judge著,孫慧敏譯,〈改造國家——晚清的教科書與國民讀本〉,《新史學》,第12卷
第2期(2001年6月),頁1-38。
* 12.周婉窈,〈歷史的統合與建構——日本帝國圈內臺灣、朝鮮和滿洲的「國史」教育〉,《臺
灣史研究》,第10卷第1期(2003年),頁33-83。
13.張建成,〈政治與教育之間——論台灣地區的鄉土教育〉,收於: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推廣輔導組編,《鄉土史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1997
年,頁87-107。
14.盧建榮,《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台北:麥田,1999年。
15.廖炳惠,〈族群與民族主義〉,收於:施正鋒編,《台灣民族主義》,台北:前衛,1994年,
頁101-120。
16.陳奕麟,〈解讀中國性——論族群意識作為文化作為任同之曖昧不明〉,《台灣社會研究季
刊》,第33期(1999年3月),頁103-131。
* 17.潘光哲,〈「國父」形象的歷史形成〉,《第六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
北:國父紀念館,2003年,頁183-198。
* 18.張瑞德,〈紀念與政治——台海兩岸抗戰勝利五十週年紀念活動的比較〉,收於:《紀念七
七抗戰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史館,1998年,頁1075-1138。
19.黃進興,〈「聖賢」與「聖徒」:儒教從祀制與基督教封聖制的比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
言研究所集刊》,第71本第3分(2000年9月),頁509-561。
20.Anderson, Benedict.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1991. 中譯本: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台北:
時報文化,1999年。
* 21.Harrison, Henrietta. The Making of the Republican Citizen Political Ceremonies and Symbols in
China, 1911-1929, 2000. 讀何淑宜書評《近代中國》,第147期(2002年2月),頁190-197。
* 22.Harrison, Henrietta. “Newspapers and Nationalism in Rural China, 1890-1929.” Past and
Present 166 (2000), pp. 181-204.
23.Hobsbawm, Eric J.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1990.中譯本可參閱:李金梅譯,《民
族與民族主義》,台北:麥田,1997年。
* 24.Hobsbawm, Eric. “Mass-Producing Traditions: Europe, 1870-1914.” in Eric Hobsbawm and
Terence Ranger, eds.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1983, pp. 263-307. 中譯本可參閱:陳思仁等
譯,《被發明的傳統》,台北:貓頭鷹,2002年,頁329-380。
25.Munson, Todd. “Selling China: www.cuta.com and Cultural Nationalism.” Journal for
Multimedia History 2:1 (1999). 網路版: http://www.albany.edu/jmmh/
* 26.Perdue, Peter C. “Boundaries, Maps, and Movement: Chinese, Russian, and Mongolian Empires
in Early Modern Central Eurasia.” International History Review 20:2 (June 1998), pp. 263-286.
十六、族群與種族認同
* 1.李廣均,〈什麼是族群身份?——三種不同取徑的提出和討論〉,《社會文化學報》(國立中
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第9期(1999),頁67-94。
* 2.蒲慕州,〈古代中國、埃及與兩河流域對異族態度之比較研究〉,《漢學研究》,第17卷第2
期(1999年12月),頁137-168。
* 3.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1997年,頁19-60,375-427。
* 4.王鵬惠,〈漢人的異己想像與再現:明清時期滇黔類民族誌書寫的分析〉,《國立臺灣大學考
古人類學刊》,第58期(2002年6月),頁146-190。
* 5.何翠萍,〈從中國少數民族研究的幾個個案談「己」與「異己」的關係〉,收於:徐正光、
黃應貴主編,《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回顧與展望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9年,頁357-404。
* 6.彭文斌、湯芸、張原,〈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人類學界的中國西南研究〉,《西南民族大
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7年11月,頁9~16。
* 7.任海,〈博物館及其對台灣原住民文化的製造〉,《山海文化》,第1期(1993年),頁29-35。
8.謝世忠,《「山胞觀光」——當代山地文化展現的人類學詮釋》,台北:自立晚報,1994年。
* 9.———,〈族內異觀與類種族主義的族群關係——三種界定台灣漢人主體族群的論述〉,收
於:黃應貴、葉榮春編,《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王崧興先生紀念論文集》,台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7年,頁205-234。
* 10.王明珂,〈過去、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台灣的族群經驗〉,收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
究所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台北:編者印行,1994年,頁
249-274。
* 11.王明珂,〈論攀附——近代炎黃子孫國族建構的古代基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集刊》,第73本第3分(2002年9月),頁583-623。
* 12.劉曉原,〈中國的民族、邊疆問題及其領土屬性的近代轉型〉,收於:李小兵、田憲生編,
《西方史學前沿研究評析》,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年,頁1~23。
13.———,〈羌族婦女服飾:一個「民族化」過程的例子〉,《中央研究院歷史言研究所集
刊》,第69本第四期(1998年),頁841-885。
* 14.———,〈民族想像、族群意識與歷史——《認識台灣》教科書爭議風波的內容與脈絡分
析〉,《台灣史研究》,第8卷第2期(2001年12月),頁145-207。
* 15.趙剛,《小心國家族》,台北:唐山,1994年,頁97-137。
* 16.李廣鈞,〈社群、民族國家與集體記憶〉,《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第4期(1997年5月),
頁247-278。
17.張茂桂,〈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收於:張茂桂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
1993年。評論見趙剛,〈新的民族主義還是舊的?〉,《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1期(1996
年1月),頁1-72。
18.楊長鎮,〈民族工程學的客家論述〉,網路版:http://taup.yam.org.tw/PEOPLE/961116-3.htm
19.王明珂,〈台灣地區五十年來的中國西南民族史研究〉,收於:徐正光、黃應貴主編,《人
類學在台灣的發展——回顧與展望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9年,頁
281-317。
20.孔文吉,〈原住民與傳播媒介之批判——建構原住民自覺的反論述〉,收於:孔文吉,《忠
於原味——原住民媒體、文化與政治》,台北:前衛,2000年,頁67-112。
21.Crossley, Pamela K. “Thinking about Ethnic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Late Imperial China,
11:1 (1990), pp. 1-35.
22. Dikotter, Frank. The Discourse of Race in Modern China, 1992. 中譯本:楊立華譯:《近代中
國之種族觀念》,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
* 23.Hostetler, Laura. Qing Colonial Enterprise: Ethnography and Cartography in Early Modern
China, 2001, pp. 81-100.
24.Keevak, Michael. Becoming Yellow : A Short History of Racial Thinking, 2011.
* 25.Khan, Almaz. “Chingis Khan: From Imperial Ancestors to Ethnic Hero.” in Stevan Harrell, ed.
Cultural Encounters on China’s Ethnic Frontier, 1995, pp. 248-277.
* 26.Schein, Louisa. “Gender and Internal Orientalism.” Modern China 23:1 (1997), pp. 69-98.
27.Schoppa, R. Keith. Revolution and Its Past: Identities and Change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2nd ed., pp. 1-26.
十七、底層社會史
1.郭松義,〈中國社會史研究五十年〉,《中國史研究》,1999年第4期。
* 2.王心揚,〈美國新社會史的興起及其走向〉,《新史學》,第6卷第3期(1995年9月),頁
155-181。
* 3.徐賁,〈弱者的抵抗〉,燕南http://www.yannan.cn/homepage/xuben.htm。
4.王振寰,〈工人階級形成的分析——E. P. Thompson與新馬克斯主義〉,《台灣社會研究季
刊》,第2卷第3、4期(1989年秋、冬),頁147-174。
* 5.張瑞德,〈戰爭與工人文化——抗戰時期大後方工人的認同問題〉,收於:黃克武編,《軍事
組織與戰爭: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
年,頁243-273。
* 6.梁其姿,〈「貧窮」與「窮人」觀念在中國俗世社會中的歷史嬗變〉,收於:黃應貴編,《人
觀˙意義與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3年,頁129-162。
* 7.柯文(Paul A. Cohen),〈以人類學觀點看義和團〉,《二十一世紀》,第45期(1998年2月),
頁93-102。
* 8.劉健群,〈講聖諭是良好的社教〉,收於:劉健群,《艱困少年行》,台北:商務,1971年,
頁16-18。
* 9.李麗峰,〈近十年中國近代鄉村社會流動研究綜述〉,《山西大學學報》(哲社版),第24卷
第6期(2001年12月)。
* 10.趙鼎新,〈西方社會運動與革命理論發展之述評—站在中國角度思考〉,《社會學研究》,2005
年第1期,頁168-209。
* 11. 吳應銧,〈美國學者研究中國農民革命提出的一些問題〉,收於:曾一士編,《孫中山與中
國現代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父紀念館,2005年,頁209-218。
* 12.陳永發,〈從Ralph Thaxton的研究論抗日時期中共在太行山區及其附近的活動〉,《中央研
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3期(1984年6月)。
13.王國斌,《轉變的中國》,頁159-266。
* 14.Bianco, Lucien. Wretched Rebels : Rural Disturbances on the Eve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2009,pp. 190-200.
* 15.Bianco, Lucien. Peasants without the Party: Grass-roots Movements in Twenty-Century China,
2001. 讀陳耀煌書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2期(2003年12月),頁179-185。
16.Haar, Barendter. “Sources and Studies on Protest and Dissent in Pre-Modern China.”
http://sun.sino.uni-heidelberg.de/staff/bth/violence.htm
17.Han, Xiaorong. Chinese Discourses on the Peasants, 1900-1949, 2005.
18.Hobsbawm, Eric. Bandits, 1969. 中譯本可參閱:鄭明萱譯,《盜匪》,台北:麥田,1998年。
19.Hobsbawm, Eric. Primitive Rebels. 中譯本可參閱:《原始叛亂》,台北:麥田。
* 20.Hung, Ho-fung, Protes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Demonstrations, Riots, and Petitions in the Mid- Qing Dynasty, 2011,pp. 1-19, 168-193.
* 21.Little, Daniel. “Subaltern Studies and the Peasant World: The Case of China.”
http://www.personal.umd.umich.edu/~delittle/subalt 2.pdf
* 22.McQuaide, Shiling."Writing Chinese Labour History: Changes and Continuities in Labour
Historiography."Labour 61(Spring 2008).
* 23.Sharpe, Jim. “History from Below.” in Peter Burke, ed. New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Writing, second edition, 2001, pp. 25-42.中譯可參閱:陳建守譯,〈民眾史〉,收於:孫遜編,《都
市文化研究》,上海:三聯書店,2005年,頁180-195。
24.Tilly, Charles. Social Movements, 1768-2004, 2004, pp. 11-15.
十八、性與性別史
1.盧嘉琪,〈中國婦女史網站概述〉,《婦研縱橫》,第73期(2005年1月),頁66-73。
* 2.李貞德,〈婦女在家庭與社會中的角色——歐洲中古婦女史研究〉,《新史學》,第4卷第2
期(1993年),頁121-143。
* 3.俞秀娟,〈從婦女史和性別史的爭議談美國婦女史研究之發展〉,《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
第9期(2001年8月),頁207-234。
* 5.———,〈美國婦女史研究中的「母親角色」〉,《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1期(2003年
12月),頁189-214。
* 6.王德威,〈女性主義與西方漢學研究——從明清到當代的一些例證〉,《近代中國婦女史研
究》,第3期(1995年8月),頁163-168。
* 7.江文瑜、邱貴芬,〈查某儂嘛要抓狂——當代台語流行女歌的後殖民女性主義詮釋與批
判〉,《中外文學》,第26卷(1997年7月),頁23-47。
8.范揚,《陽剛的隳沉——從賈寶玉的男女觀談中國男子氣質的消長軌跡》,北京:國防文化,
1988。
9.Sandra Harding著,蔡麗玲譯,〈多元文化與後殖民世界中的女性主義科技研究〉,《當代》,
第172期(2001年12月),頁26-41。
10.陳昭如,〈創造性平等,抑或與父權共謀?——關於臺灣法律近代西方法化的女性主義考
察〉,《思與言》,第40卷第1期(2002年3月),頁283-246。
* 11.張盈堃,〈殘缺文本的還原——教科書性別知識的生產、審查與刪削〉,《婦女與兩性學刊》,
第12期(2001年6月),頁139-164。
12.Bray, Francesca. Technology and Gender: Fabrics of Power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997.可參
閱:連玲玲書評,《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6期(1998年8月),頁259-270。
13.Dikötter, Frank. Sex, Culture and Modernity in China: Medical Scie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exual Identities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1995.
* 14.Hershatter, Gail and Wang Cheng . “ Chinese History : A Useful Category of Gender Analysis . ”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13:5(Dec.2008),1404-1421.
* 15.Ko, Dorothy. “Gender,” in Ulinka Rublack ed. A Concise Companion to History, 2011,pp. 205-225.
* 16.Laqueur, Thomas. Making Sex: Body and Gender from the Greeks to Freud, 1990. 讀祝平一書
評,《新史學》,第7卷第4期(1996年),頁223-231。
17.Louie, Kam. Theorising Chinese Masculinity: Society and Gender in China, 2002.
18.Stearns, Peter N. Sexuality in World History,2009.
* 19.Teng, Jinhua Emma.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Women’ in the Western
Academy: A Critical Review.” Signs 22:1 (1996), pp. 115-151.
20.Women and Gender in Chinese Studies Network
http://wagnet.ox.ac.uk/
21.Yalom, Marilyn. A History of the Breast, 1998. 中譯本:何穎怡譯,《乳房的歷史》,台北:
先覺,2000年,頁1-9,139-185。
* 22.Zarrow, Peter. “The Real Chinese Man: Review Essay.”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1期(2003年12月),頁351-372。
十九、身體史
1.栗山茂久著,陳信宏譯,《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台北:究竟,2001年。
2.栗山茂久,〈身體觀與身體感——道教圖解和中國醫學的目光〉,《古今論衡》,第3期(1999
年12月),頁147-154。
3.楊儒賓,《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1993年。
4.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台北:聯經,2001年。
5.傅大為,《亞細亞的新身體:性別、醫療與近代台灣》,台北:群學,2005年。姚人多書評
見《台灣社會學》,第9期(2005年6月),頁205-214。
6. Bryer, Robin. The History of Hair, 2000. 中譯本:歐陽昱譯,《頭髮的歷史》,天津:百花文
藝出版社,2003年。
7.Elias, Norbert. The Civilizing Process: The History of Manners, 1968. 中譯本:王佩莉譯,《文
明的進程》,北京:三聯,1998年。
* 8.Ko, Dorothy. “Bondage in Time: Footbinding and Fashion Theory.” in Ray Chow, ed.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in the Age of Theory:Reimaging a Field, 2000, pp. 199-226.
9.Kudlick, Catherine J. “Disability History: Why We Need Another ‘Other’.”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08:3 (June 2003), pp. 763-793.
10.Stearns, Peter. Fat History : Bodies and Beauty in the Modern West, Second edition, 2012.
* 11.Wickberg, Daniel." What is the History of Sensibilities ? On Cultural Histories, Old and New. "
American Historcal Review (June 2007), pp.660~684.
二十、年齡
* 1.陳貞臻,〈西方兒童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阿利斯(Aries)及其批評〉,《新史學》,第15卷
第1期(2004年3月),頁167-188。
2.熊秉真,《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歷史》,台北:麥田,2000年。
* 3.唐君毅,〈六十年來中國青年精神之發展〉,《大學生活》,第2卷第5期(1955年9月),亦
可見唐君毅,《青年與學問》,台北:三民書局,1973,頁111-126。
* 4.章清,〈現代中國知識分子「代際意識」的萌芽及其意義〉,收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中國與世界》,2005年,第一卷,頁123-149。
5.高成鳶,《中華尊老文化探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6.謝東山,〈從異聲雜鳴到獨自編述——學院主義在臺灣美術的典律化過程〉,《思與言》,第
40卷第2期(2002年6月),頁39-90。
7.Kinney, Anne Behnke. Representations of Childhood and Youth in Early China, 2003.
8.Stearns, Peter N. Childhood in World History, 2010.
* 9.Townsend, Elizabeth. “Generations and Generational Conflict.” in Peter N. Stearns, ed. Encyclopedia of European Social History, 2001, vol. 4, pp. 231-240.
二十一、禮節與訓規
1.任聘,《中國民間禁忌》,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年。
2.郭錦桴,《中國女性禁忌》,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 3.甘懷真,〈魏晉時期的安靜觀念:兼論古代威儀觀的發展〉,《台大歷史學報》,第20期(1996
年11月)。
* 4.朱鴻林,〈二十世紀的明清鄉約研究〉,《歷史人類學學刊》,第2卷第1期 (2004年4月),
頁175-195。
5.李少岳,《民國時期的西式風俗文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 6.周婉窈,〈失落的道德世界——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臺灣公學校修身教育之研究〉,《臺灣史研
究》第8卷第2期(2001年12月),頁1-63。
* 7.孫隆基,〈論中國史之傅柯化——評馮客(Frank Dikotter)近作五種〉,《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
究所集刊》,第44期(2004年6月),頁155-168。馮客答覆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
刊》,第45期(2004年9月),頁195-198。
8.Barry, Jonathan. “Civility and Civic Culture in Early Modern England: The Meanings of Urban
Freedom.” in Peter Burke, et al. Civil Histories: Essays Presented to Sir Keith Thomas, 2000, pp.
181-196.
* 9.Wouters, Cas. “Manners.” in Peter N. Stearns, ed. Encyclopedia of European Social History,
2001, vol. 4, pp. 371-382.
二十二、旅行
* 1.廖炳惠,〈旅行、記憶與認同〉,《當代》,第175期(2002年3月),頁84-105。
2.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 3.史丹利(Nick Stanley),蕭競聰,〈再現中國文化——深圳中國民俗村述評〉,收於:陳清僑
編,《身分認同與公眾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年,頁265-283。
* 4.呂紹理,〈日治時期台灣旅遊活動與地理景象的建構〉,收於:黃克武編,《畫中有話:近代
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頁289-326。
* 5.邱淑雯,〈觀光意象的建構——夏威夷和加勒比海地區〉,《歷史月刊》,第202期 (2004年
11月),頁117-123。
* 6.Koser, Rudy. “What Ought to Be Seen”: Tourists’ Guidebooks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in Modern
German and Europ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33:3 (1998), pp. 323-340.
* 7.Teng, Emma J. Taiwan’s Imaged Geography: Chinese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
1683-1895, 2004. 讀張隆志書評,《中國文哲集刊》,第26期(2005年)。
8.Tian, Xiaofei. Visionary Journey : Travel Writings from Early Medieval to Nineteenth-Century China,2011.
二十三、圖像史
1.石守謙,〈對中國美術史研究中再現論述模式的省思〉,《人文學報》(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
第15期(1997年6月),頁1-29。
2.王正華,〈藝術史與文化史的交界:關於視覺文化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32期
(2001年9月),頁76-89。
3.———,〈傳統中國繪畫與政治權力——一個研究角度的思考〉,《新史學》,第8卷第3期
(1997年7月),頁161-214。
* 4.吳方正,〈晚清四十年上海視覺文化的幾個面向——以申報資料為主看圖像的機械複製〉,
《人文學報》(國立中央大學),第26期(2002年12月),頁49-93。
* 5.史文鴻,〈香港高級女性雜誌的圖像文化及意識型態〉,收於:吳俊雄、張志偉編,《閱讀香
港普及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1年,頁58-96。
* 6.高郁雅,〈從《良友畫報》封面女郎看近代上海的「摩登狗兒」(Modern Girl)〉,《國史館館
刊》,復刊第26期(1999年6月),頁57-96。
7.許綺玲,〈破鏡裡頭尋先祖?——談台灣家族相片的變途或再生〉,中國符號與台灣圖像學
術研討會論文,1999年12月。
* 8.張美陵,〈不見了的女性——攝影再現的「女性形象」〉,《近代中國》,第144期(2001年8月),
頁136-151。
* 9.周婉窈,〈寫實與規範之間──公學校國語讀本插畫中的台灣人形象〉,《台大歷史學報》,
第34期(2004年12月),頁87-147。
* 10.陳美芬,〈以蘇聯政治海報為文本解讀史達林個人崇拜的藝術體現〉,《俄羅斯學報》(政治
大學),第1期(2001年),頁147-170。
11.蕭湘文,《漫畫研究——傳播觀點的檢視》,台北:五南,2001年。
12.劉維開,〈台灣地區圖像史料的典藏與應用〉,兩岸資訊社會的史學與應用學術研討會論
文,2001年。
13.Burke, Peter, Eyewitnessing: The Use of Images as Historical Evidence, 2001, pp. 123-139.中譯
本:《圖像證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14.Denton, Kirk A. “Visual Arts.”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Resource Center.
http://mclc.osu.edu
15.Ebrey, Patricia B. “ A Visual Sourcebook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http://depts.washington.edu/chinaciv/
* 16.Elliott, Jane E. Some Did It for Civilisation; Some Did It for Their Country: A Revised View of
the Boxer War, 2002, chapter 3, “Pictures of War in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 pp. 109-238.
17.Formosan: Nineteenth Century Images”
http://web.read.edu/accademic/department/history/formosa/index.html.
二十四、地景
* 1.王健文,〈國家結構在空間上的體現〉,收於: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
及其正當性基礎》,台北:東大,1995年。
* 2.徐泓,〈傳統中國大學校園的空間規劃——明南京國子監〉,收於:《史學:傳承與變遷學術
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1998年),頁263-290。
* 3.王俊雄、孫全文、謝彥昌,〈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初期的《首都計劃》〉,《新史學》,第15卷
第1期(2004年3月),頁93-163。
* 4.林開世,〈風景的形成和文明的建立——十九世紀宜蘭的個案〉,《臺灣人類學刊》,第1卷
第2期(2003年12月),頁1-36。
* 5.戴寶村,〈玉山地景與臺灣認同的發展〉,收於:臺灣歷史學會編,《國家認同論文集》,台
北:稻鄉,2001年,頁123-144。
6.宋南萱,〈「台灣八景」從清代到日據時期之演變〉,未刊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研究
所,2000年。
7.夏鑄九,〈殖民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台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台灣社會研
究季刊》,第40期(2000年12月),頁47-82。
8.Dong, Madeleine Yue. Republican Beijing: The City and Its Histories, 2003.
9.Schama, Simon. Landscape and Memory, 1995.
10.Yeh, Wen-hsin, ed. Landscape, Culture, and Power in Chinese Society, 1998.
二十五、環境史
* 1.劉翠溶,〈環境與歷史〉,
http://bbs13.xilu.com/cgi-bin/bbs/view?forum=readthink&message=1286。
* 2.曾華壁,〈論環境史研究的源起、意義與迷思——以美國的論著為例之探討〉,《台大歷史學
報》,第23期(1999年6月),頁411-444。
3.約翰‧麥克尼爾(John R. McNeill),〈由世界透視中國環境史〉,收於:劉翠溶、伊懋可主編,
《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95年,頁39-66。
* 4.洪廣冀,〈林學、資本主義與邊區統治——日治時期林野調查與整理事業的再思考〉,《台灣
史研究》,第11卷第2期(2004年12月),頁77-144。
* 5.Elvin, Mark. “The Environmental Legacy of Imperial China.” China Quarterly 156 (1998), pp.
733-756.
* 6.Elvin, Mark. The Retreat of the Elephants: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China, 2004, pp.
454-471.
7.McNeill, William H. Plagues and People, 1979. 中譯本可參閱:楊玉齡譯,《瘟疫與人》,台北:
天下文化,1998年。
8.Mosley, Stephen. The Environment in World History, 2010.
* 9.Muscolino, Micah."Global Dimensions of Modern China's Environmental History. " World
History Connected 6:1(2009).http://worldhistoryconnected.press.uiuc.edu/6.1/muscolino.
10.Perdue, Peter. Exhausting the Earth: State and Peasant in Hunan, 1500-1850, 1987.
11.Schoppa, R. Keith. Xiang Lake: Nine Centuries of Chinese Life, 1989.
二十六、回顧與展望
* 1.王紹光,〈「接軌」還是「拿來」——政治學本土化的思考〉,收於:李陀、陳燕谷編,《視
界》,第5輯,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頁24-43。
* 2.趙鼎新,〈解釋傳統還是解讀傳統?──社會科學的認識基礎〉,收於:許紀霖、劉擎編,《麗
娃河畔論思想:華東師範大學思與文講座演講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頁208-212。
* 3.Averill, Stephen, “Some Recent Trends in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China and the ‘Non-Western’
World.” 中譯可參閱:吳喆、孫慧敏譯,〈中國與「非西方」世界的歷史研究之若干新趨勢〉,
《新史學》第11卷第3期。
4.Burke, Peter.“ Performing History: The Importance of Occasions.” Rethinking History, 9(2005),
pp. 35-52.
* 5.Crossley, Pamela Kyle. “The Historiography of Modern China.” in Michael Bentley, ed.
Companion to Historiography, 1997, pp. 641-658.
6.Dirlik, Arif. “Postmodernism and Chinese History.” in Q. Edward Wang and Georage G. Iggers, eds. Turning Points in Historiography: A Cross Cultural Perspective, 2002, pp. 287-324.中譯可參閱《中國學術》,第5輯。
* 7.Farquhar, Judith B. and James L. Hevia. “Culture and Postwar American Historiography of
China.” Positions, 1:2 (1993), pp. 486-525. 中譯本可參閱:馮珠娣、何偉亞,〈文化與戰後
美國的中國歷史學〉,《文史哲》,1996年第6期,頁10-17。
8.Fitzgerald, John. “In the Scales of History: Politics and Culture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and
further “Commentary”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24:2 (April 1999), pp. 1-67.
* 9.Huang, Philip. “The Paradigm Crisis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Modern China 17:3 (July
1991), pp.299-341. 中譯可參閱:黃宗智,〈中國研究的規範認識危機——社會經濟史中的悖
論現象〉,收於:黃宗智,《中國研究的規範認識危機》,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頁1-37。
* 10.Huang, Philip C. C. “Theory and the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Four Traps and A
Question.” Modern China 24:2 (April 1989), pp. 183-208. 中譯可參考:黃宗智,〈學術理論
與中國近現代史研究──四個陷阱和一個問題〉,《百年中國論壇》,http://china1840-1949/Forum/。
* 11Igger, Georg G. and Q. Edward Wang. A Global History of Modern Historiography,2008,pp. 387-394.
12.Jones, David Martin. The Image of China in Western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2001, pp.
1-33.
* 13.Lawrence, Jon. “Political History.” in Stefan Berger, Heiko Feldner and Kevin Passmore, eds.
Writing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 2003, pp. 183-202.
* 14.沙培德(Peter Zarrow)著,洪靜宜譯,〈西方學界研究中國近代史的最新動態〉,《漢學研究
通訊》,第22卷第4期(2003年11月),頁1-22。
其他備註
課程要求:
1、學生需於上課前預先閱讀指定讀物 (有*號者為必讀),在課堂上提出口頭報告,並參與討論。
2、期末繳交論文或書評論文一篇,題目應事先與教師商訂,如需更改,亦需先經教師同意。
3、本課程歡迎旁聽,旁聽者毋需繳交期末報告,惟其他義務均與選修者相同。
教師聯絡方式:
TEL:(02) 2861-5143(H)
Cell phone:0912-420-323
E-mail: mhjuite@gate.sinica.edu.tw (每次來函均請註明姓名與聯絡電話)
課程需求
要報告
要分組討論
輔導時間
- 星期一 12:00-13:00 15:00-16:00
- 星期二 12:00-13:00 15:00-16:00
- 星期三 10:00-11:00
- 星期四 12:00-13:00
教師聯絡資訊
Email:zrd4@faculty.pccu.edu.tw
分機:21620
課程進度